他果断改变策略。
大门口人来人往,但都行色匆匆,不是个交流的好地方,食堂就不一样了。
陈易迈开步子,朝着食堂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也没闲着,不断观察。
一个路过的干部走路姿势有些僵硬,脖子转动幅度很小。
颈椎病。
另一个脸色微微发黄,眼白浑浊。
肝火旺盛,需要调理。
短短一段路,他就“看”了三四十人。
其中有将近十个人,身上都带着各种各样的小毛病。
陈易没有直接上去搭话,只是默默记下他们的样子。
等到了食堂,他才找机会,走了过去。
“同志,你好,我是医务办的陈易。”
他态度温和,笑容亲切。
“我看你最近是不是脖子不太舒服?”
被搭话的干部先是一愣,随即一脸惊讶。
“哎,你咋知道的?是有点,估计是老毛病了。”
“有空来我们医务办一趟吧,我给你看看,做个简单的理疗。”
“哎哟,那太好了!谢谢你啊陈医生!”
类似的对话,在食堂里不断上演。
很快,整个司令部都知道了。
医务办新来的陈医生,不仅医术高还特别热心,主动上门“送温暖”。
大家对这个年轻的医生,普遍抱有好感。
上午十一点,陈易准时出现在军区总院的特护病房。
陈国涛正躺在病床上,精神看起来比之前好了不少,但脸色依旧有些苍白。
“陈医生,你来了。”看到陈易,陈国涛挣扎着想坐起来。
“躺好,别动。”陈易按住他,示意他放松。
主治医生也跟了进来,手里拿着病历本,表情有些复杂地看着陈易。
陈易径直走到床边,拿出随身携带的金针。
消毒,取穴,捻转,提插。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数十根金针,精准地刺入陈国涛背部的各个穴位。
随后,他搭上陈国涛的手腕,闭目凝神,仔细地把脉。
病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主治医生站在一旁,心里依旧存着几分疑虑。
不知道过了多久,陈易睁开眼睛,开始依次拔针。
当他拔出第一根金针时,针上附着一层白色水雾。
主治医生的眼睛猛地瞪大了。
他快步上前,凑到跟前,死死地盯着那块纱布。
“这……这是什么?”
他声音干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