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亦繁是不能回应,也无法回应。她正沉浸在这场巨大的丶真实的“体验”中,外界的声音反而成了她观察和感受这个特殊“场域”的一部分背景音。
她只是在每次飞往容城的航班上,看着窗外翻涌的云海,会偶尔出神。
她越来越分不清,自己是在“扮演”一个逐渐靠近投资人的女主角,还是在作为一个女人,习惯性地走向一个越来越熟悉的存在。
这种模糊的边界感,让她既感到一丝不安,又産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丶沉浸式的创作兴奋。
她知道,林娜要的“状态”,正在这种真实的泥沼中,悄然滋生。
秋日的阳光变得清澈而富有质感,斜斜地照进刚刚完工的“王宫”主殿。空气里弥漫着新木材的香气丶干燥的泥土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油漆味。
巨大的夯土台基已经夯实,殿顶的茅茨(茅草)铺设得极厚,形成一种厚重而古朴的轮廓。殿内,根据考据复原的“墐土”墙面(用泥土和草稭混合抹平)泛着微光,巨大的原木立柱尚未彩画,保留着木材本身的纹理与力量感。
项目组的小规模庆祝就在这空旷的大殿里进行。没有喧哗,只是简单的饮料和点心。周平安穿着他常穿的深色外套,站在大殿门口,望着殿前那片巨大的丶尚未平整的广场。
他的目光越广场,投向远处影城另一侧才刚刚起了一米多高的丶蜿蜒的土坯城墙轮廓。烽火台的位置,还只是个地基。
“感觉怎麽样,周总?”陈锋拿着一瓶水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速度还可以,”周平安的语气没有太多波澜,“主殿能先用起来,就能抢出不少时间。柳老师那边准备得如何?”
“亦繁已经进入状态了,台词早就烂熟。她对这大殿很满意,说站在这里,能更容易找到感觉。”陈锋顿了顿,“不过,林导的意思是,先拍几场室内戏,找找节奏。等外围的城墙和烽火台建好,再拍大场面的外景。”
周平安点点头:“按她的计划来。我只是确保这个‘盒子’够好。”他用了“盒子”这个词来形容这座宫殿,仿佛它是一件精密的容器,用来盛放他想要定格的时光。
这时,项目总工程师和苏影也走了过来。苏影看着大殿,感叹道:“真是大手笔。我查过资料,按西周规制,这麽一个400亩左右的城,里面除了这主宫殿,还能有‘社’(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丶‘稷’(祭祀谷神的地方)丶‘寝宫’丶‘官府’丶‘作坊区’,甚至还能有一小片‘苑囿’(王室园林)。不过我们时间有限,主要先保证拍摄需要的几组建筑群。”
周平安转过身,目光扫过殿内粗犷的结构:“够用就好。关键是‘像’,不是‘全’。我们要的是那个时代的魂,不是一座完整的城市模型。”他看向工程师,“城墙还要多久?”
“最快也要入冬前才能完全成型。主要是夯土作业需要时间,要一层层夯实,不能急。”工程师回答。
“质量第一。”周平安强调,“我不希望拍的时候,镜头里出现任何现代的破绽。所有的管线丶接口,都必须隐藏好。”
“您放心,所有现代设施都做了隐蔽处理,包括为特殊拍摄角度预留的机位和灯光位。”
庆祝活动很快散去,工作人员开始进场布置灯光和轨道,为第二天的首次实拍做准备。一种临战前的肃穆气氛取代了短暂的轻松。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城。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城。一场商业活动的後台空调开得十足,戴小驿裹着一件薄风衣走出来,迎面便被初秋午後依然粘稠闷热的空气包裹。
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纹丝不动,蝉鸣聒噪,与室内的清凉恍若两个世界。她下意识地松开衣领,从包里拿出手机。屏幕亮起,推送新闻的标题异常醒目:「‘倾国’项目揭秘:周平安再造‘西周’,柳亦繁入主王宫,影城规模初现端倪」。
报道里没有内部照片,只有几张模糊的远景,能看到庞大工地的轮廓,以及文字描述的“据称按最高规格复制的西周宫殿群”丶“投资已远超最初预算”等。报道的基调混合了惊叹丶质疑和对周平安疯狂计划的种种猜测。
戴小驿的手指划过屏幕,看着那张模糊的丶但能想象出其宏伟规模的工地照片,那个男人,正在将他想象中的世界变为现实,而那个世界的中心,是另一个女人。她关掉手机,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脸上看不出什麽表情,只是脚步更快地融入了街头的人流。
在襄北影城,主殿内,最後一缕夕阳透过高窗,在墐土地面上投下长长的丶斑驳的光影。柳亦繁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提前来熟悉场地。她穿着简单的便服,缓缓走上高大的夯土台基,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墐土墙壁,仰头看着巨大的茅茨顶。
她没有说话,但眼神里有一种专注的光。这里,即将成为她的战场,或者说,她的祭坛。周平安要定格青春,而她,要在这里,燃烧自己作为演员的一切。
夜幕降临,影城巨大的照明灯亮起,将这座崭新的“古”宫殿照得如同白昼,又带着一种不真实的丶梦幻般的氛围。准备工作,已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