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抢七局发球规则 > 第3章 调岗(第2页)

第3章 调岗(第2页)

有多少人躺在通讯名单里连招呼都没打过,她们之间若真成点赞之交反倒生疏。

“吴儿,”老谢再次开口,“小玲这麽一退,再加上你借去二部,之前的人物专题项目先放放吧。”

吴花果心神还没缓过来,经其提醒才点点头,“是。”

今年初她递交了一份项目企划,主题是关于“非知名运动员”的人物专访。坦白说这个专题并不讨巧,一无网络世界最关注的流量,二无劲爆喷张的噱头,三来定位于“非知名运动员”本身就是一场赌注,若以後拿下重量级奖项一飞冲天还好,可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有多少人从事运动行当,每个领域出类拔萃者凤毛麟角,因此尽管企划书做了几十页丶候选人也罗列十几人丶PPT从老谢再到上头演示过两次,项目一直未拿到通行证。

道理吴花果都懂,领导层的顾虑她也并非不清楚,可哪个体育新闻人没有点自己的职业理想?这理想啊,无关晋升亦不是青史留名,能力范围内为这些她最最了解的人做一些事情,吴花果觉得值。

而这其中,索小玲是候选人第一位,也是她最有把握的一位,她们甚至很早前便沟通过做专题的想法——天有不测风云。

从谢宏伟办公室出来,吴花果直奔安全出口,在空无一人的楼梯间颓然坐下。

不长不短的谈话,主旨明确的两件事却带来巨大的背後信息,以至于她握着手机,不知第一通电话该打给马楚雯还是索小玲。

对于前者她希望给出解释,虽然来得太迟,虽然马楚雯根本不知内情,虽然她知道即便说了对于现在也毫无帮助;对于後者她想要一个解释,明明风头正盛,明明坚持坚持便有希望成为国字号主力,明明生来就是踢球的材料为什麽要放弃这条路。

吴花果最终什麽都没有做。步入社会这些年她学到的基础功课便是冲动下不要做出任何决定——她现在很冲动,她担心自己不够理智客观。

午饭没有吃,吴花果一鼓作气写好自己的交接计划发给谢宏伟。突然借调,加之一部规模本就大于二部,手头工作想必老谢会安排多人分摊。接着她先去找了一趟毛维瞻——最赛事一向秉承记者与摄像搭档成组,老毛和马楚雯多年组队跑现场,吴花果希望在正式会面常仁飞之前心里留底。

说明来意,老毛倒是高兴,“这周就天津站网球公开赛,我还真怕到时候顶个新手上来,是你就好办了。”

“公开赛?”

“嗨,赛程规则之类的不用心里打鼓,回去做做功课搞得定。”老毛像知她所想,劝慰道,“你又不是第一天干,现场报道大同小异。”

两人随之说起具体安排。因门类特性与整体倾斜度差异,不同于一部四个记者顾着足球一档子事,马楚雯实则肩负网球与游泳两大项的报道重任。跟踪赛事少,但一个地面一个水里跨越宽度广,工作量层面并不会轻松。老毛这时问,“水下的你还行?往下有个残特奥会游泳赛。”

未等吴花果作答,身後传来一个声音,“这话说的,小吴可专业选手出身。”

常仁飞一身西装打扮,双手插兜站到两人面前,笑了笑又道,“人家小吴以前是游泳运动员。”

公司没几人知道这件事,毛维瞻瞪大眼睛,“真的假的?”

“小时候游过一段,成绩不好。”吴花果一语带过。

“真人不露相啊!”老毛感叹着连连发问,“什麽时候的事?在省队?怎麽没听你说过呀?”

“最好成绩是世界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蝶泳亚军吧?”常仁飞半靠在桌子上替答。

“这还不好?”毛维瞻愈发诧异,“吴儿你简直了,跟你呆一块我都觉得身价蹭蹭涨。”

吴花果笑笑,自然转换话题,“常主任,我正想过去找你。”

“得,就这儿说吧。”常仁飞双手抱胸,依然保持着半靠在桌上的姿势,“你过来是救急,我真心感谢。这周开始天津国际网球公开赛,下周半决赛时你们过去一趟,重点关注男单钟世。他这站势头很猛,而且我听说有归化打算,这次争取磨下来一档专访。”

言简意赅,事项与目标交待得清清楚楚。

并且,吴花果暗暗打量这位初来乍到的上司模样——面容始终带笑,身体语言极尽放松,目光炯炯有神,既然能探听得一位海外球员的归化消息,想必人脉上也自有两把刷子。

常仁飞继续,“钟世形象不错,身上又扛着新闻点,努努力。”

吴花果点头,“好。”

毛维瞻打趣,“常主任你这是要开始造星啊。”

“大环境就这样,”常仁飞起身,仍是笑着的,“我这叫以点破面。”

吴花果一下懂了。

不同于老谢常年教书,也并非其他管理层大多半路转行,常仁飞多年的电视经验赋予他极佳的“嗅觉”。他知道如何把收视率做上去,什麽话题能吸引更多用户,怎样的报道可以在一衆同行里脱颖而出。他是个心怀大志的野心家,也正因如此几部一合并他就空降而来,他的“手段”与“捷径”对于非国民级的体育项目的传播尽是益处。

那颗理想的种子再次在吴花果的心里发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