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谢家宗堂。
议事堂在前,宗祠在後。
宗祠上满满当当,皆是谢家列祖列宗牌位,虽为肃穆的先人,却又如公正的阎王判官,居高临下,护持整个家族。
议事堂里,主位在高,由作为宗长的谢氏家主而坐,次位则分列两侧并起,是家主之外旁支家主,也就是宗老们的位置。
以上成合围互持之势,为谢氏丶乃至整个陈郡共商宗族大事,于鸿均中总给人以威慑之势,更令鲜少入此类宗堂的王昭云与裴远山及至门前,都止了步,踌躇着望了望。
“宗老们有意赶在你抵达边州前,迫使父亲不得不从外城赶回来,参加他们自发召开的宗族会议,可见他们多是撺掇好了,不想借粮种予边州。”谢鸿轩提醒着,一边特特看了裴远山一眼,才与王昭云道,“可想好了应对之策?”
王昭云望着议事堂里热火朝天之中,主位上一个拧眉沉沉望向地面的中年男子。
他青丝添了白,皱纹也爬上了眼角和额头,但通身周正威严的气势不减,甚至掩不住依稀可见的优越面部线条轮廓。
阿舅年轻时亦算中原地区排得上名号的美男子,如今却也因坐上宗主之位,劳碌操持至此憔悴模样。
王昭云心中蓦地涌上一股浓重的歉意——若非她执意要借粮种,阿舅是否可在多事之秋少一桩烦心事呢?
念头一经闪过,王昭云眼底惆怅尽散,转做沉定的目光——自己闯下的事,当自己担下,哪有让长辈们替自己扛着的道理?
她绞紧袖中手帕,先是看了一眼一路沉默不语的裴远山。
他恰也向她看来,双目沉沉,有几分晦暗不明,但语气尚算坚定,“全听你安排。”
自边州出发前,军师便与裴远山特特提醒,此番陈郡之行,不仅是有求于人,更是第一次陪同夫人归宁省亲,必要少说丶多看丶多听,凡事多听夫人之令去做。
至于粮种,乃至谢家人的认可。。。。。。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若心中患得患失,便更不要妄下断言与决策,可顺势而为,且行且看,或会有意外之喜。
起先,裴远山并未将军师的老生常谈放在眼里,但及至今日,看到王昭云身旁的二表哥丶大表哥乃至她身後真实存在的谢家大族。。。。。。还有她方才在城门外对他们婚事的态度。
他忽就意会了军师话中微妙——于她,静观,再动,或许才是上上策。
王昭云不知裴远山心中已经千转百回,只当他是听进了她方才一路而来的叮嘱——宗老们有备而来,必定更加不好应对,他万万不能轻举妄动,惹怒了族老宗亲。
“自边州一路而来,昭云未曾停歇,届已将所有情状都做过推演,必不怕于宗劳们的苛刻。”王昭云将视线转到谢鸿轩脸上,又说,“我们进去吧。”
语罢,王昭云便先一步擡脚,往谢家的议事堂里去。
“大公子丶三姑娘好。”门外两边奴仆问了礼。
在陈郡谢氏主家最年轻的一代中,除却宗长的大公子谢鸿轩丶二公子谢鸿嘉,便是宗长已故妹妹的女儿,年龄排行第三的王昭云。
所以王昭云又被唤作谢家“三姑娘”。
堂内热议衆人听得这一标志性称谓,话语便是戛然而止,视线又于顷刻之间转向门口这边。
各色视线投来,或惊或喜,复杂非常,但王昭云面不改色。
她先是远远地与阿舅点了点头,才提步,迈过门槛,低眉垂首,福身问礼,“见过宗长与各位宗老。”
王昭云的声音落地,裴远山亦随她,双手抱拳,朝上拱了拱手。
但。。。。。。除了打量的目光,无有回声。
半晌过去,王昭云听见有人端起茶杯,磨了磨杯沿,又轻吹了一口气,咕噜咕噜将茶喝下一口。。。。。。这些人悠闲得很,仿似看戏一般。。。。。。或许,都在看戏。。。。。。
“先赐座罢。”
忽而,一道苍老却沉稳的声音自东侧首传来。
王昭云蓦地擡起眼看去。
是三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