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狐狸洞,做给小崽子们吃好了。
做酸枣糕的原料用的都是一些熟透的枣子,小宝还摘下不少绿枣,自然是没法做酸枣糕的。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红玉决定把剩下的绿酸枣做成醉枣。醉枣酒精浓度低,很适合老人小孩食用。
挑选出果肉硬实发绿的,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摊放席上,晾除表皮水分。将晾除浮水的鲜枣,按枣与酒十比一的比例分批放入酒中涮过捞出,装入缸内,倒上白酒,缸口盖一层厚牛皮纸,捆紧扎严。如此半个月左右即可将枣醉好。
醉好的枣不仅保持了鲜枣的色形,枣色鲜润如同刚从树上摘下一样;而且枣香酒香相融,清醇芬芳,甘甜酥脆,浓浓的酒香和鲜甜的枣香结合在一起,很馋人;掰开一看,更见其色似蜜,金丝黏连,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红玉想了一下,等到枣醉好之后,正好赶上夏天。夏风习习的院子里,一边吹凉风,一边吃甜枣,简直不要太幸福!
她在这边做着酸枣糕和醉枣,那边,柳婆婆已经把新鲜摘下的鸡枞菌和奶浆菌下了锅。
鸡枞菌炒菜,奶浆菌做汤,没过多久菌子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不需要额外添加一丝高汤,熬好的奶浆菌汤色泽浓郁,香气馥郁,浑然似天成。再说那鸡枞菌,加一点猪油大火爆炒,完全就是鸡肉的味道,又比单纯的鸡肉多了几分菌香,香得很。
一口鸡枞菌一口奶浆菌汤,红玉就这么吃下了一大碗米饭。
不算上次的中毒事件,小宝还是第一次吃到野生菌,除了觉得好吃之外,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相见恨晚:“我那天摘蘑菇的时候,想的就是这个味道!”
红玉和柳婆婆:……
然后就吃到毒蘑菇了是吧。
这几日天气晴朗,酸枣糕的晾晒速度比预计中快了不少,三天便晒成了。红玉把一大片酸枣糕切成精致的块状,照例自此包装起来,这才拿到街上去卖。
糖水小铺里摆了张木牌,上面写着:今日上新。后面跟着一个箭头,箭头所指的地方正是酸枣糕。
看到这晶莹剔透的小东西,从前的熟客纷纷走了过来,问柳婆婆道:“这是什么,酸枣糕吗?”
“对,前两天刚摘下来的枣子做的,新鲜着呢。”柳婆婆介绍。
那熟客身着一身青衫,谈吐不凡,很是客气,对柳婆婆笑着说:“那烦请婆婆给我装一份。”
柳婆婆道:“可是要给家中小娘子吃?这种酸甜酸甜的小零食,最受年轻小姑娘们的喜欢了。”
那人面色一红,尴尬道:“婆婆说笑了。我……还没娶妻。”
柳婆婆:“啊……这样啊。”
对于柳婆婆这种一开口就能准确踩到别人雷点的情况,红玉已经习以为常,马上打圆场道:“酸枣糕老少咸宜,谁吃都好。”说着便把包装好的酸枣糕递了过去。
那青衫男子闻言,冲她一笑。
柳婆婆反应过来,忙道:“对对,是这样!”
等到客人走后,柳婆婆颇为歉意地对红玉道:“我这嘴怎么这么笨,明明年轻时不这样的。”
“无妨。”红玉道,“婆婆别急,慢慢来就是了。”
傍晚时分,糖水小铺的点心售卖一空,红玉和柳婆婆慢悠悠地踱回家中,却见一个身穿黄金甲的蒙面人蹲在自家门口。
不是孙悟空又是谁?
孜然烤蔬菜
与第一次来时不同的是,孙悟空这次手里足足捧着三个紫金钵盂。
红玉:……
柳婆婆拉了拉她的袖子,“这人也是你的亲戚?”
“……不是。”红玉默默解释,“是出家人,来化些斋饭的。”
“出家人?”柳婆婆端详孙悟空那张只露出一双眼睛的脸,小声嘀咕,“这看着也不像啊。”而且,那可是三个大碗啊,出家人能吃那么多吗?
“真的是出家人。婆婆你就放心吧。”
见她如此表态,柳婆婆这才放下心来,拄着酸枣木拐杖踱回了隔壁院子。
孙悟空极有眼力见地给柳婆婆让出一条路来,双手合十冲她微鞠一躬。又笑嘻嘻地凑过去,站在距离红玉三尺远的地方,“施主,晚上好啊。”
红玉微笑回答:“圣僧晚上好。今日可是又来添些吃食?”
“正是如此!”孙悟空道:“师父说,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如此称心如意的菜肴了,便让我再来叨扰施主,多取一些。”
红玉点点头:“之前听圣僧说你们师徒共有四人,为何只有三个钵盂?”
“哦,施主说这个啊。”孙悟空答道:“我那二师弟出去云游了,刚好不在。”
幸亏不在!那猪八戒要是在的话,她还不愿意做这顿饭呢。
“当然不会让施主白白劳累。”孙悟空观她神情,从怀里掏出一枚银两,“这是饭钱,还请施主收下。”
红玉接过银钱,道了句“多谢”,一点也没推辞——毕竟这样才符合她“异乡孤女流落在外靠开糖水铺子维持生计”的人设。
孙悟空不疑有他,依旧坐在原来的位置,翘着二郎腿等了起来。
回到厨房,红玉掂了掂手中银两,颇为意外地挑了挑眉——居然给得还不少。
现在和尚都这么有钱了吗?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更何况她还收了人钱,自然要专心对待。孙悟空初来时她没有准备,手头上有什么便做什么菜,是以很有些简单。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她赚得了钱,菜园里的菜也长出不少,便决定这次做得丰富些。当然,再丰富,也只能是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