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让袁彬不得不松口,他思索了一下:“此事我当禀报陛下圣裁,你等随我一同入宫。”
几人都没有异议,随着他一起出了北镇抚司,而在门口之时,贾琮正好遇到了贾府的小厮,便对他交代了几句。
……
抵达皇宫之后,几人一一觐见,贾琮排在最后,等待许久才终于轮到他。
他走进养心殿,只见身材瘦削的赵元正桌在桌前翻看着奏章,他当即行礼:“草民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了礼之后,赵元没有说什么,贾琮也并不着急,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
这一等,就是近一个时辰。眼见天色大亮,赵元这才放下奏章,淡淡开口:“你可知罪?”
他的声音并不响亮,却带着强烈的震撼,普通人若是听了怕是要吓个半死。不过贾琮却是不卑不亢地答道:
“草民鲁钝,还望陛下明示。”
“察哈尔使节团不是你贾家屠戮的?”赵元目光阴冷的看着他。
“不是。”贾琮立刻否认。
“下手之人皆出自军中,你贾家在军中素有威望。现场留有紫天星,此花只有你贾府才有。你作何解释?”
贾琮微微一笑:“草民以为,幕后之人小瞧了陛下。”
“什么?”赵元微微眯眼,贾琮的回答出乎了他的预料。
“这等拙劣的栽赃陷害,陛下又岂能看不破?”
赵元冷哼:“你以为耍些小聪明,便能支吾朕了吗?”
他不会落入贾琮的节奏中,尽管他本心的确是这么想的。
贾琮抱拳:“陛下,草民以为,此等大事绝非临时起意,而是筹谋已久,既然谋划许久,又岂会留下这等显眼的证物呢?”
“你未曾听过‘百密一疏’之语么?”赵元并不认可他的话。
贾琮摇头:“陛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察哈尔使节团与我贾家并无瓜葛,将其屠戮与我贾家而言并无益处。我等为何要冒这等风险,做这无益之事?”
赵元冷笑:“无益?若是北疆有变,岂非你们武勋的好时机?”
贾琮看了他一眼,点头道:“陛下明鉴。”
他看出来了,赵元只是嘴硬而已,实际上很清楚真相是什么。甚至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他是个强硬的人,自己和他硬顶并不明智。
他这一退,反而是让赵元有些有力无处使的感觉,他想了想:
“既然察哈尔公主信你,那朕便给你机会。五日之内,你若能查明此案与你贾府无关,那么自然无事。可若你查不出,那就别怪朕不顾念情面了!”
“草民遵旨!必定不负陛下所望。”贾琮朗声道,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赵元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贾琮当即行礼退去。
见他离开,赵元沉默了一会,最后忽然眯了眯眼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小小庶子倒是看得通透。那么,察哈尔使节团被屠戮,谁会获利?”
一串名字从他脑海中闪过,最后,某个名字缓缓在他脑海中停住:
“会是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