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女卿隐 > 第62章(第2页)

第62章(第2页)

眼见对方瞳孔骤缩,他满意地笑了笑。

“休想构陷!”刘言突然暴起,铁链哗啦作响,“我敬肃王贤德不假,却从未得见!此事与肃王无半点干系,你休要企图屈打成招!”

柳茗安冷笑:“刘维已全数招供,你负隅顽抗也是徒劳。”

“区区六品小官,也配构陷藩王?”刘言嗤笑出声,“大人说这等笑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待擒住悟真和尚,看你还能嘴硬到几时!”

刘言闭目靠在刑架上:“什麽刘维丶悟真,草民一概不识。”

刘言咬死不招,柳茗安一时也束手无策。若再动刑,只怕人犯当场毙命——届时死无对证,反倒落个刑讯逼供的罪名。

出了昭狱,柳茗安径直寻到宋千昭,将情形大致说了一番。

宋千昭沉吟片刻,忽道:“若要一人对你死心塌地,乃至以命相护,该当如何?”

柳茗安答道:“无非两种:要麽施以重恩,令他感念;要麽捏住把柄,教他不得不从。”

“依大人看……那刘言可像是知恩图报之人?”

柳茗安嗤笑摇头:“那厮贪恋权财得很,岂是讲义气之辈?”

“如此便只剩一种可能——他或有把柄落在肃王手中,又或家人受其挟持。此人可有子女?”

柳茗安眼中一亮:“确实!刘言有个儿子,而且是老来得子,平日极为宠爱。难道说……”

宋千昭颔首道:“大人查查看吧,想来必会有所获。”

……

崇明殿内,气氛压抑,落针可闻。

永授帝将手中的茶盏猛地摔在地上,瓷片四溅!

侍立的太监们浑身一颤,屏息垂头。

“好,好一个肃王!”永授帝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朕的皇兄!竟包藏如此祸心!”

太子静立于御案一侧,身姿挺拔如孤松临渊。半月闭关,令他清减了几分,下颌线条愈发清晰利落。

他的目光垂下,极快地丶难以察觉地,从下方那道清瘦的绯色官袍身影上掠过。半月未见,此刻见她立于臣列之中,他眼底深潭微澜,随即归于沉静。

刑部尚书杨渊上前一步,声音沉重:“陛下息怒。肃王居心叵测,罪证确凿,然其封地辽东溯州,地处边陲,兵强马壮。”

“且此刻,吕将军正率军与狄人主力鏖战于辽东齐州,若此时朝廷对辽东溯州用兵,恐两面受敌,于大局不利啊。”

殿内一时沉寂。永授帝眉头紧锁,显然也虑及此处。辽东战事吃紧,若再起烽烟,确实凶险。

恰在此时,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被太监引着疾步入内,跪地高声道:“捷报!陛下,辽东大捷!吕将军率部奇袭狄人王庭,斩敌万馀,狄人可汗败走远遁,已无力再战!吕将军报,此战可保辽东十年太平!”

“好!”永授帝猛地一拍御案,豁然起身,脸上阴霾一扫而空,尽是狂喜,“天佑我朝!吕将军真乃虎将!”

欣喜之馀,他目光一闪,转而看向太子:“如今盐引改制,又设市舶司物价平准,致国库丰盈,足支撑战事。现溯州既平,吕将军及其麾下百战锐师,正可调转兵锋,肃清内患!”

太子微一颔首,声如清玉:“父皇圣明。”

提起吕謇,殿内几位曾激烈反对此任命的须发老臣,面色顿时有些不自在,目光游移——当初口口声声“德行有亏,不堪大用”的是他们,如今大捷传来,这份尴尬便化作了脸上一丝难以挂住的讪然。

永授帝目光一转,先落向阶下身影:“宋小爱卿,当日廷议,若非你力排衆议,甚至不惜与衆人当庭争执,坚持举荐吕将军,朕或许就误了此等良将。你有识人之明,更有为国举贤不惜身的胆魄,朕心甚慰。”

随即又看向一侧的张延:“少詹事此前亦曾上疏力荐吕将军挂帅,所陈利弊颇具卓见。你二人皆具慧眼,实为朕之股肱。”

宋千昭与张延一同出列躬身:“陛下圣心独断,臣等不敢居功。”

永授帝满意颔首,又嘉勉数语。

一场关乎国事的紧急议事,最终在辽东捷报带来的振奋中暂告段落。如何调兵丶如何部署,具体细节还需後续商榷。衆臣行礼後,依次退出崇明殿。

月色清浅,如水银般流淌在宫道之上。

宋千昭刚踏出殿门,杨渊便笑呵呵地迎上前来,与她并肩缓步而行。

“吕将军这一仗打得漂亮,全仗宋大人举荐有功。陛下对您更是青眼有加,可谓简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