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四年江都之变后,先后落入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人之手。
直到今年才归唐回到萧家,可谓颠沛流离。
当然了。
这些都没什么!
重要的是,她年事已高,已过花甲之年,关键还是萧文心的姑奶奶!
他李恪纵然追求仙道,行事不拘一格,却也不可能打一位老人的主意。
“除非她能成功筑基,延寿百年,或有希望!”
……
婚后第四日。
李恪原本打算带着一众家眷,返回太和宫居住。
可计划还未及施行,便被一则消息打断了。
王府总管高瑾脚步匆匆地来到书房外,入内禀报,脸上带着几分忧色:
“殿下,昨夜前院又有一名宫女值夜时,中了碳毒,深度昏迷。”
“奴婢请医匠来看过,用了针,灌了药,但情况仍不乐观,怕是……”
李恪微微蹙眉。
入冬以来,因炭火取暖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这已是第三起了。
前两次侥幸救回,却也伤了根本,幸好他有祛病符,才能彻底救好。
但如果任由这事发展下去不管,还得出人命!
这也没办法!
如今是大唐,取暖方式远不及后世21世纪。
即便是皇家贵胄,冬日里主要的御寒手段,也仅仅是在房中放置一个或数个火盆,燃上木炭或兽炭。
这种取暖方式看似简单直接,却隐患极大。
炭火燃烧不完全,尤其在门窗紧闭的深夜,极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人在睡梦中不知不觉中毒昏迷,乃至死亡。
所谓“碳毒伤人,于睡梦中毙命”,在这个时代,每年冬天有太多的人,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如此粗陋之法,年年岁岁,不知枉送多少性命!”
李恪心中暗叹,随即转身回到书案前,铺开一张上好的宣纸,取过一支狼毫笔,蘸饱墨画了起来。
他画的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阵法符箓。
而是后世北方农村,常见的铁皮炉子、连接炉子、伸出窗外的铁皮烟筒。
画毕。
李恪吹干墨迹,将图纸递给侍立一旁的高瑾。
“高瑾,即刻命府中铁匠,按此图纸,选用上好铁料,全力打造此物!”
李恪吩咐道,语气不容置疑:“先打造二十套……不,五十套!要快!”
“打造完毕后,优先更换本王与王妃居所、以及府中女眷的殿内取暖。”
高瑾双手恭敬地接过图纸,低头仔细观看。
图纸上的物件造型奇特,他从未见过。
但结构清晰,标注明确,以王府匠人的手艺,打造出来并非难事。
他虽不明其具体妙用,但对殿下深信不疑,拿出的东西必有不凡之处。
连忙应道:“奴婢遵命!这就去安排,定让他们日夜赶工,尽快完成!”
李恪点了点头,补充道:“此物用之可令炭火燃烧更旺,取暖更佳!”
“且能将那害人的煤烟导出室外,可保室内温暖而无毒。”
“导出室外?无毒?”
高瑾闻言,眼中猛地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瞬间明白了此物的巨大价值。
若真能如此,每年冬日不知能挽救多少宫人内侍的性命,简直功德无量!
“殿下仁德!此乃活人无数之善器啊!奴婢代府中上下,谢殿下恩典!”高瑾激动地就要跪下磕头。
“行了,快去办吧!”
李恪摆摆手:“尽快让府中都用上,寡人不希望再看到有人因取暖而丧命!”
“是!奴婢这就去!”
高瑾紧紧攥着那张图纸,躬身退出了书房,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