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胜于春朝免费阅读 > 第20章 20 合作愉快(第1页)

第20章 20 合作愉快(第1页)

第20章20。合作愉快

何逸风走的时候,林逢秋没送,这天他就在林家果铺里看店,哪里也没去。

他把自己以前拍摄的几部电影都搜了出来,从《红豆》开始看,一部接着一部,开着弹幕看,看夸奖丶看闲聊讨论,也看了一些难听的谩骂,一直看到了傍晚。

这天晚上,或许是因为心里存着事,所以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後来终于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一整晚睡得也并不安稳。

第二天睡醒以後,林逢秋终于做好了决定,给寻玉臣发了条信息:“剧本呢,我看看。”

寻玉臣回复得很快:“在我平板上,我等会儿过来找你。”

林家的小院里搭了一处凉亭,有一张木桌,四把竹椅,是林引鹤平时约着朋友喝茶下棋的地方。

林逢秋切了一盘西瓜和蜜瓜,洗了一些青提,边吃边等玩了一会儿手机,寻玉臣就到了。

他今天穿了宽松的灰色带帽卫衣,帽子和口罩几乎把整张脸都遮了起来,但他那高挺的身姿和宽肩窄腰的身材,不露脸也很招人。

寻玉臣坐下後把背包放了下来,拿出里面的平板,解锁递给了林逢秋。

“公司给我发了三个电影剧本,首次评级加上投资,都是S+,应该会有你喜欢的题材。”

林逢秋看向屏幕上打开的文档,第一个剧本,圈内近年来风评极好的女编剧秋喜雨的《星火渡》,剧本是根据民国三十年鸿港沦陷时期“秘密大营救”事件进行艺术改编的。

林逢秋仔细地读完人物设定之後,才开始读剧本。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动荡时期,鸿港沦陷,日军在全城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捕,数百名知识分子丶各界精英命悬一线。中共地下党便啓动了“星火营救”计划,要在10天内将他们秘密转移出鸿港。一支由地下党员丶当地帮派和江湖义士临时组成的“星火营救”小队,就此展开了一场紧张的跨越海陆的生死大逃亡。

秋喜雨的笔力很强,剧本的故事线具有清晰合理的逻辑,张弛有度的节奏,让林逢秋沉浸其中。

看完以後,林逢秋肩膀微微下沉,换了个放松的坐姿,看向寻玉臣:“这个剧本不错,虽然是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但原创角色的人设很出彩,剧情层层递进,三幕高潮戏的设计也很精彩。”

“但几年前已经有一部《秘密大营救》的电影了。”改编真实的故事总会面对很多压力和质疑,不是所有人都会买账,所以寻玉臣觉得这并非最优选。

“嗯。”林逢秋拿了两颗提子吃。

前几日细雨绵绵,今日天气倒好,不冷也不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和清新的草木气息,身处其中,让人身心都放松起来。

林逢秋接着看第二个剧本,发现编剧是他合作过《夜莺与花园》的编剧,新的剧本写得也很出彩,埋的伏笔和高·潮叠起的剧情,都让林逢秋很喜欢。

他读完以後,思忖道:“《剑破长风》的原着,热门IP,王微老师改编得也很不错,但你的《鸣鸿刀》贺岁上映,下一部戏还拍武侠,拍得好,也不好,不好,也不好……”

他这话有些拗口,但寻玉臣听懂了。

拍得好,就把《鸣鸿刀》压下去了,拍得不好,就容易被嘲。

寻玉臣笑了笑:“还有最後一本,你可以再看看。”

“看来你很喜欢最後一本。”

闻言,寻玉臣没有接话。

林逢秋点开新的剧本,看到编剧名字,目光一凝:“秦渊老师?”

他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求证地看向寻玉臣。

“是,秦渊老师的新本子。”寻玉臣点了点头,“《黑白》之後,秦老师写了这本《不默而生》。”

故事的开篇,是一场猝然而至的深夜急诊。这原本是很平常的一天,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接诊了一个喝酒喝到胃出血的病人丶一个脑梗急性发作的病人,黄祈医生还来不及歇一口气,救护车又送来了一位病人,术後感染丶生命垂危。经过检查後,黄祈发现对方进行肾脏摘除手术後不久,手术切口缝合粗糙丶术後用药不明丶感染源也不明,并且医院系统中查不到任何对方的病历资料。

病人术後感染严重,性命垂危,经过一夜的急救,他的病情仍旧不受控制,而且生命特征越来越微弱,神智也有些不清醒。医院想通知对方家人,黄祈试图和对方沟通时,却只听见对方嘴里反复念叨着:“钱没给……钱丶钱没给……杏安……医院……骗……”

一个普通的丶社会底层的民工的死亡,却激起了黄祈医生内心的滔天巨浪,因为这已经是他今年内接手的第二起肝脏摘除手术後,病人感染死亡的病例了。再加上他听到的那个名字——“杏安医院”,这让他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位同学王知。大四那年,王知因为通宵写论文後休克被送往医院,然後抢救无效被宣告脑死亡,那所医院,便是“杏安医院”。

黄祈心中疑窦丛生,暗地里展开了对“杏安医院”的调查。

他先联系了王知的家人。王知家境普通,父母在小镇上开了个杂货铺,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当年王知出事後,他们也疑心过丶闹过,然而都如石沉大海,至今也不知道真相如何。逝者已逝,对于悲痛的往事他们不愿再多提了,便给了黄祈王知弟弟王行的联系方式。

王行多年来一直怀疑哥哥的死亡非正常,尤其他和哥哥都是罕见的熊猫血。王行和哥哥一样学医,毕业後他放弃了进入三甲医院的机会,选择了应聘进杏安医院。从表面上看,这所医院和其他的私立医院似乎没什麽不同,甚至因为每年都会开展免费健康体检的活动,而有着不错的口碑。但入职这一年多,王行通过调查发现医院进行了40场肾移植手术,这如何不让他疑心——哪来的肾?如果是非法移植,这些器官又是怎麽挂靠在合法的移植手术之下的?

现在,黄祈似乎给他带来了答案……

黄祈和王行共同开展了对杏林医院的调查。一个查医院病例,走访术後感染的家人,一个则从杏林医院的其他医务人员入手,一暗一明,双线并行。

黄祈在走访中,得知了更多“供体”的故事。为了给女儿换取心脏手术费用而卖肾的赵荣;出狱後找工作四处碰壁的杨兰;高中毕业辍学打工的周曦……他们有的死于术後感染,有的因为术後感染就医及时勉强捡回了一条命。一个个小人物网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非法买卖器官的黑暗遮掩了起来。

而王行几个月前就开始追求杏林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一位麻醉师殷茹,他年轻丶帅气,又会提供情绪价值,和殷茹的关系火速升温。终于,在一次酒後殷茹卸下心防的时候,王行从殷茹口中得知了医院器官的来源——那些供体是医院通过免费健康体检筛选或者是地下器官网络中介介绍来的。

身体健康但是贫穷愚昧又无亲无故的农民工丶流浪汉,走投无路的赌徒或者是被诱骗的年轻人,都是“绝佳供体”。这个城市每天都有许多人在死去,他们的死去如同大雪纷飞中一片小小的雪花,悄无声息落地。

他们在郊区偏僻的城中村,一家设备简陋的小诊所里进行取器,再通过特殊的冷藏箱运输到杏林医院进行手术。刚开始,他们还不敢太放肆,每一次的手术都做得很小心,但金钱养大了他们的贪欲,他们甚至做过一场活体取器的手术,手术地点就在医院。

那是王行的哥哥。

视频丶录音丶部分涉及人员名单还有黄祈找到的几位家属签字後的证词,都被黄祈和王行小心地收集备份好,就在黄祈和王行准备将此事曝光时——王行和殷茹在出租屋里服药“殉情”,黄祈也隐约察觉有人跟踪,身陷险境。好在黄祈早有计划,他将证据用邮件群发给了同事们丶曾经的同学们,他们又及时利用网络扩散了舆论,同时将所有证据上交给了纪委和警局。

剧本的结尾,简陋的小诊所被查丶中介丶涉医护人员都被抓捕归案,运输链被查封丶部分试图出逃的富豪受体也在机场被拦截,真相大白,罪犯伏法,受害者得到补偿,市三甲医院也因为医生们的挺身而出迎来了一面面锦旗和感谢。

但那对兄弟,永远长眠黑暗。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乌灵赋》范仲淹

民国三十年鸿港沦陷时期“秘密大营救”事件对标当时香港沦陷时的“秘密大营救”,虚拟了地名,以及这个《星火渡》的剧本是根据历史进行了改编创作的,所以不完全等同于历史。

《不默而生》是根据纪录片《人体器官贩卖调查》里面的一些案例结合起来改编的,这个纪录片是国外的,国内其实也有类似的案例和新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如果和什麽电影或者是短剧有雷同之处,纯属巧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