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喊了咖,化妆师迅速上场,给贾太太改了个妆,化得年轻了一点。
赵珺轻盈地在化妆台旁边打转,从衣柜里面翻出来个帽子:“妈你带上这个帽子,我同学家里的夫人们都这样戴,带着去看马赛,好看。”
“真的?”贾太太摸着帽子边缘,对着镜子看自己,有点犹豫,又有点期待,“谁在屋子里头还戴帽子啊?”
“真的,好看!这是装饰的!”赵珺拉着贾太太走出房间。
“哎呀你提个伞干嘛?在屋子里头打伞?外国佬都这麽'洋气'吗?”贾太太还是忍不住碎碎念。
她其实是紧张了,不好意思打扮得这麽好看。
赵珺坚定地把贾太太推了出去:“这是fashion啦!妈你戴帽子也好看,待会给我爸看一下,保证迷死他!”
贾太太不好意思了:“唉你小姑娘家的说什麽呢!”
两个人打打闹闹一直下楼,正撞上男女主进门。
“这是?”赵珺转头问贾太太。
“这是许干事和许太太。”贾太太热情地给女儿介绍,“许干事可是你爸爸的得力助手,今天宴请你康叔叔和阿姨,我特意请许太太来帮忙撑撑场面的。”
“这是我女儿思敏,上个月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在老家去陪她爷爷奶奶住了大半个月,闲不住,就来沪城了。”
贾太太还记得给女儿留面子,叫她那个洋气的新名字“贾思敏”呢。
“贾小姐好。”男主慢条斯理地打招呼,把手里的包裹给了旁边的佣人,“这是会芳斋的鸭子,上回贾站长说了想吃南京老家的鸭子了,刚好我前两天和老李碰见这家盐水鸭做的好,就是不知道正不正宗。”
“老许真是贴心,难怪我们家老贾办家宴都想着你。”贾太太说着嗔怪地看了赵珺一眼,“你看看你,昨天才从南京老家回来,都不晓得你爸爸想吃鸭子了,带几只来给你爸爸吃。”
“他又不说。”赵珺傲娇地哼一声,往前走一步,对着女主伸手准备握手。
女主愣了一下,和她握了握手。
“许干事,贾站长喊您上去。”秘书小跑过来,把男主喊走了。
只剩下三个女人在客厅里,贾太太就摘掉帽子,招呼着许太太去厨房看看有道菜怎麽做,她眼睛一横,揪住了想要溜走的赵珺:“思敏你也学着点,我们这样的家庭又不要你亲手做饭,但是你要会说瓦。”
贾太太一口外地人学的半生不熟的上海话,像是学北京话只学会了儿化音一样什麽都带上。
“康部长跟你和老许一样,是川渝人,吃的辣,我让管家在整个沪市问遍了,想请个川菜厨子来家里做饭,但是给我家老贾臭骂一顿,老贾说'老康还缺你这顿吃的?我们多少年老同学了,老康新官上任沪市,第一顿来家里吃饭,肯定要吃点家常菜,要请厨子怎麽不干脆出去吃?'”贾太太学得绘声绘色。
“他还想叫我亲自做饭呢!你也知道,嫂子虽然没怎麽读书,但也是地主出身的,我长这麽大哪做过饭?连碗都没洗过!那我就只能让家里的厨子学着做,送去酒楼学了几天,不知道学得对不对口,想起来许太太你们夫妻两个不都是川渝人吗!就请你早点子来先试试菜。”
女主爽朗道:“做饭还不容易?煮熟了就吃嘛,很好做的。我们家老许在小学当老师的时候,学校十几个小孩子,全是我煮饭,天天煮这麽——大一锅的饭。”
赵珺在後面偷笑,一副被女主逗乐了的样子。
贾太太也是哈哈笑:“好好好,就靠你了。”
两个太太一起去了厨房。
赵珺手里拿着贾太太的帽子,在後头跟着。
女主和贾太太先是试了所有的菜,评价了几个加了点辣椒,然後教贾太太做一道简单的菜意思一下。
因为厨房里有点挤,所以厨子佣人都出去了。
女主一边教贾太太做饭,一边不动声色地打听这位康部长来沪市的目的,试图获得更多情报。
两个人唠家常期间,贾太太就什麽都说了。
赵珺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女主,但什麽都没说也没做。
“咔!很好,今天就到这里,大家收工吧。”导演挺乐呵地喊停了,“辛苦了辛苦了,贾老师宫老师今天拍了一天的戏,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小赵老师第一天赶过来就拍了那麽多定妆照又演了几场戏,也辛苦了。”
“明天我们傍晚五点钟开拍,续着今天的部分拍夜戏,大家白天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演员们都应下,纷纷去卸妆。
民国装扮有个好处就是妆比较好卸,没有古装题材的假发套。
几个女主演里面,演贾太太的演员才是姓贾的那个。
女主角叫宫佳羽,前些年很火,是同年龄段的“四大花旦”之一,不过近些年年轻一代的小花频繁涌现,她们已经有点糊了。
但那一代演员的知名度还是非常高的,现在的爆剧和当年可比不了,当年说爆剧才是真的爆,年年要重播的。
《长缨冠玉》虽说现在有大爆的迹象并且正在热播中,但想要达到她们的代表作那种,每年暑假好多电视台一遍一遍地重播那种盛况还是基本上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