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不是那个答案!”明白刘澈关心的是什麽,怕他失望,薛霁月赶快说道:“但我也很开心,解决了一个困惑我好久的难题!我捋一下看怎麽和你描述啊。”
“嗯,不急。”
“你相信命运吗?哦,不对……”薛霁月还没完全理清楚,她很快又换了措辞,“你相信预测吗?不,你觉得未来可以预测吗?”
“不全信吧。”
“不,还是不对,起初不是从这儿开始的。最初,最初我经常会有一种感觉,我可以预测未来。很多事情发生,都是我意料之中的。慢慢的我发现其实这种感觉不单我有,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想法。我就怀疑难道每一个人都能预测未来。”
“嗯,有意思。”
“我曾经一度怀疑这是‘第六感’。可是有人告诉我所谓的‘第六感’都是基于微不可查的细节。”
“嗯,有道理。”
“我也觉得这确实有道理,这下我就有些混乱了。直到有一天我看见天气预报。我突然想到,其实只要是对未发生的事情做出的判断,都可以称之为预测!後来我又整理了一下这个观点,我觉得如果细分下来预测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科学预测,这种预测是根据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得出的预测。第二种是经验预测,这种预测是根据过往发生的相同或相似情况进行的概率预测。第三种是感觉预测,就是大脑根据各种已经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给出的一种预感。这些已经获得的信息包括我们已经意识到的信息,和被我们忽略掉的但其实大脑已经记录的信息,还有你经常给我讲的潜意识里的信息。我们所说的‘第六感’就是属于这个范畴。第四种就是玄学预测,包括各种占卜,也包括传说中的心血来潮丶掐指一算等等。目前,我归纳的就这些。只是感觉预测和玄学预测经常容易混淆一部分,我还分不太清楚。”
刘澈一边顺着薛霁月的思路思考着,一边点头称赞,“已经很不简单了,确实有见地。”
“你别瞎捧我了,都是我在咖啡厅闲着的时候瞎琢磨的,不过我也没上网查过相关的理论,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想法。因为我觉得没必要,就是自己的一个乐子。”
“自己思考不被别人的思路左右,挺好的。”
“小明,你这捧哏越来越厉害了哈!”有那麽一瞬间,薛霁月甚至“预测”刘澈放开了聊天的话不比“唾沫星儿”差,不过眼下她的注意力不在此,“我想到这里,基本就能说每一个人都可以预测未来了。甚至说我们每个人都因为对未来的预测而进行现在的举动。比如我走路,正是因为在行动之前我预测到我迈开腿就能前进,所以我才会迈开腿行动。本来我自己的这个思维游戏已经结束,我也没再深想。但是有一次我……”
薛霁月又想了一下措辞才接着说道:“我梦到的一句话,我无法解答,‘如果未来不可改变,那我的预测有用吗?如果未来可以改变,那我的预测能准吗?’”
“为什麽一定要解答这个问题呢?”
“很明显这个问题中的预测,是单指我所谓的玄学预测。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我关于每一个人都能预测未来的理论,经不起实践检验。”
刘澈这次没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头,应该是还没跟上节奏。
能让刘澈都觉得费解,薛霁月很有成就感,她笑着解释道:“每一个人都能预测未来,其实重点是指玄学预测那部分的。只有前三种预测的话,那是衆所周知的,不需要我来归纳总结。所以我必须从理论上解决每一个人都能进行玄学预测,这个就需要实践检验了。如果每一个人预测的未来都不准,那不就等于不会预测吗?而预测的准不准就关系到那个问题了。我们遇到的未来和我们预测的未来不一样,究竟是因为我们预测的不准,还是因为未来已经被改变了呢?”
“我明白了!”刘澈恍然大悟激动地站了起来,“所以你刚才想到了蝴蝶效应!因为每一个人都能预测未来,都能根据自己预测的结果做出改变,按照蝴蝶效应的叠加,我们遇到的未来和我们预测的未来就不再是同样的。”
“Bingo!”刘澈一语中的,让薛霁月很开心,“小明,很厉害嘛,会抢答了!不过你先坐下。”
刘澈闻言才意识到自己太过投入。他笑了笑默默坐下,一边说话一边进一步梳理思路,“如果只有一个人或极少数人能预测未来,那麽就会面临预测准不准的问题,也就会陷入你梦里的那个悖论。恰恰你提出的是每个人都可以预测未来,所以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事实如何,逻辑是自洽的。”
“不仅是逻辑自洽。真的每个人都能预测。比如一只杯子从桌子边缘处向外倾倒,所有在旁边看见的人都能预测到这只杯子会落下来。旁边最近的一个人,因为这个预测,伸手去抓住它。这样除了他本人之外,其他人遇到的未来都和自己预测的未来不一样了,因为未来已被改变。”
薛霁月的解释确实有道理,但刘澈用右手在轮椅扶手上撑着自己的脑袋,很明显陷入了沉思。沉默了几个呼吸,刘澈才慢慢问出一个问题,“那如果没有人抓住,杯子落地,衆人的预测简单区分会有两个结果——杯子碎了或者没碎,但答案只有一个,这怎麽解释?”
“天气预报百分百准确吗?”薛霁月先是一句反问,然後才给出自己的解释,“为什麽我们对于科学预测丶经验预测都相当宽容,允许有误差,有准确率,可是对于玄学预测却是‘零容忍’呢?必须要求100%的准确率。”
“你说的,还真有道理,确实有这麽个盲区。”
虽然刘澈也肯定了这个说法,薛霁月却并未止步于此,她继续深究道:“而且,即使不谈准确率的问题,也不说杯子碎或者不碎其实是经验预测的问题。其实你想问的是不是,一个关于即将发生的预测,预测它的人完全不作为,也就是说把蝴蝶效应效果减少到可以忽略,如果还是不准,是否就能说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