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佳沉默了片刻,轻声说道:“好,我陪您去。”
电话挂断,于佳佳望着窗外,
清明时节雨纷纷,但今年的阳光格外眷顾人间。
老爷子雷打不动,清晨一套太极拳舞毕,踱步至步行街东口。
那块熟悉的青铜地雕,如今已是“丙三生命节点·国家级城市感知示范点”,崭新的铭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颤巍巍地伸出手,抚摸着这块承载着城市记忆的青铜,熟悉的震动如老友般回应着他的触碰。
正欲转身离开,却被一群孩子吸引住了目光。
孩子们围坐在地雕旁,人手一个酷炫的降噪耳机,跟着节奏,小手拍得那叫一个热烈。
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年轻老师笑眯眯地走过来:“老先生,这是我们学校的音乐融合课,孩子们正在感受城市的心跳呢!”
老爷子驻足,侧耳倾听。
那旋律,他再熟悉不过,正是那三下清脆的叩击声,被巧妙地融入其中,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新生代的活力。
他欣慰地笑了笑,没打扰孩子们,拄着拐杖,轻轻地在地面上敲击了三下,仿佛是与老朋友最后的告别,然后悄然离去。
远处,于佳佳、林小满、吴小雨并肩而立,沐浴着金色的朝阳,望着这座在时代浪潮中奔涌的城市。
没有人说话,但她们知道,脚下的路,正轻轻地跳动着,那是城市的心跳,也是她们的希望。
于佳佳看着老爷子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林小满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吴小雨则拿出手机,不知道在捣鼓些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吴小雨惊呼一声:“我去!这什么情况?”
于佳佳看着吴小雨手机屏幕上的内容,眉头微微皱起。
“怎么了?小雨。”林小满也凑了过来,金丝边眼镜在阳光下反射出一道光芒。
吴小雨脸色有些难看,指着屏幕上的几张截图:“中学那边炸锅了,家长联名投诉,说咱们的‘城市感知课’是‘玄学洗脑’,要求学校取消课程!”
“玄学洗脑?”于佳佳冷笑一声,把手机揣回兜里,“这帮家长,懂什么叫城市的心跳?”
她抬头看向林小满:“林老师,怎么看?”
林小满推了推眼镜,沉静地说:“解释没用,得让他们自己听见。”
“正合我意!”于佳佳”
说走就走,三人立刻行动起来,当然,还少不了咱们的“节奏老炮”赵工。
第一站,下水道井盖。
赵工蹲下身子,掏出他那根用了几十年的听诊器,熟练地往井盖上一贴。
“听!”赵工眯起眼睛,一脸严肃,“这底下的水流,不正经!有杂音,肯定有堵塞!”
于佳佳举起录音笔,对着赵工:“赵工,用您专业的‘焊缝听诊法’,给大伙儿讲讲,这井盖底下的门道。”
赵工清了清嗓子,对着录音笔,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开始了他的“下水道听诊教学”:“这声音啊,就像人生,有的地方顺畅,有的地方堵得慌。得用心听,才能知道哪里该疏通,哪里该下猛药!”
吴小雨则在一旁,架起她的专业设备,开始解析井盖的结构振频。
“这个井盖的材质是球墨铸铁,振动频率在oo赫兹左右,如果出现异常频率,就说明结构出现了问题。”她对着镜头,用专业的术语解释道。
林小满站在一旁,闭上眼睛,感受着从井盖上传来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