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小跑出来,见到三个舍友站在门口,惊喜又意外,“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三个今天下午来市区商场买衣服,为暑假的采风做准备,买完衣服在附近转转,走到这片文物保护区,发现文灯巷,我记得你的入学资料上写着家庭住址是文灯巷11号,我们就决定过来碰碰运气,没找到你家却找到这个医馆。”
汤阳一边说一边打量李乔和他身后的“李氏中医馆”牌匾,惊问:“这里就是你家?”
“嗯。”
得到李乔肯定答复,室友三人皆露出惊讶表情。
汤阳:“你家是开医馆的?”
李炎:“刚才我们在这附近转了一圈,医馆占地面积非常大,在这寸土寸金的市区,有这么大一份家业,李乔,你是个富二代啊。”
钱树森:“李氏中医馆,我听一个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朋友提过,在中医界名气很响。李乔,你出身中医世家,怎么会来学音乐?我一直都以为学艺术的都是因为文化分不高,我们专业有你这种文化分高的出奇的还真是奇怪。”
李炎立刻打断钱树森的话,据说:“只有你是那种情况,我们可都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才选的音乐专业。”
钱树森不管李炎的揶揄,继续刚才的话题,“这真是你家?开医馆啊,真玄幻!”
李乔知道舍友会有这种反应,所以平时在学校很少提家里的情况。
李乔表情很无奈,“这是我太爷爷和爷爷家,我周末都在这里的师承班上课,不能陪你们逛别处,所以你们‘碰运气’找到这里,想不想顺便参观一下?”
“想!“三个舍友异口同声。
张胜听到声音跟了出来,见到李乔同学,热情打招呼,“第一次有师弟的同学过来,咱们一定好好招待。”
中药香囊
李氏中医馆,古色古香的会客厅内,张胜端来一壶新煮的凉茶。
“这是咱们李氏中医馆内最有名的李氏凉茶,清热解毒、祛湿生津、润燥清喉。”张胜一边介绍一边将茶倒给李乔的三个大学室友。
李乔接过茶壶,“师兄,我来吧。”
张胜松手,但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继续说话,“刚才没介绍,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胜,是李乔的师兄,我们都是李氏中医师承班的学员,我是李乔爷爷的弟子,已经出师,现在在这里工作实习。大家都是李乔师弟的同学,既然来了就不要客气,有什么不舒服的可以找我来号脉。”
张胜眼神期待地望着三人,汤阳、李炎和钱树森面面相觑。
敢情张胜这么热情招待三人是拿他们来练手。
张胜见三人不为所动,还隐隐有抗拒之色,立刻解释说:“咱们这个中医馆的现任馆主是我老师李承志,李承志老中医的名号你们都听说过吧,他就是李乔的爷爷,也是我的师傅,我跟师三年,实习近一年,也算见过患者无数,你们年轻人夏天喜欢熬夜、吹空调、吃冷饮,男孩子打完球后洗冷水澡,这些都能导致阳气受损,我可以帮你们调理调理。”
见面就说人阳气受损,李乔为这个师兄的情商着急。
活泼外向的汤阳摇头,“其实我感觉还好,不用治疗。”
张胜还要坚持,李乔打破尴尬,说:“师兄,我们暑假要去五彩镇,那里天气热、蚊虫多,如果随身佩戴驱蚊香囊也需会有些帮助。”
“没问题,我这就去配药。”张胜起身离开,李乔松了口气。
汤阳端着凉茶杯子在会客厅内好奇地转悠,李炎翻看书架上的医书资料,钱树森抬头盯着墙上的名医介绍相框,最中间相框里的是一位头发银白、气质儒雅的老者,旁边文字介绍老者经历:李立山,1956年生于a市,中医学家,工程院院士,a市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院、博士生导师,a市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副院长。参与构建并完善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四大学术体系,开拓了中医原创思维、中医未病学等新的学科领域。荣获中医药接触贡献奖等荣誉,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官一等奖6项,发明专利15项,研发新药2项。
看完介绍,钱树森惊得瞪大双眼,指着相框扭头问:“小乔,这真是你爷爷?”
“钱树森!不准喊我小乔。”
年轻的舍友们喜欢给人其外号,汤阳因为谐音被喊成“羊汤”,李炎因体型太瘦被喊成“闪电”,钱树森因做事拖拉被喊成“慢羊羊”,李乔因为名字有个“乔”字,人又长得俊美,被喊成“小乔”。
一开始,李乔还表示反对,但次数多了,也就懒得纠正,但现在是在自家的中医馆,里面很多熟悉的长辈和新学员,李乔不想因为这个外号被取笑,所以极力反对。
钱树森也不再像往常一样坚持再喊两遍,“好!你以后就是我‘乔哥’,你有这么厉害的爷爷,还有这么大一座中医馆,妥妥的中医世家,书香门第,富二代。”
“那是我太爷爷,旁边的这个介绍才是我爷爷,而且这家医馆是我太爷爷的,跟我没关系。”
钱树森:“你之前不是说你是你们家四代单传嘛,这些以后都是你的,你这是富四代。”
李炎:“李乔,你出身中医世家,怎么会来学音乐?我一直都以为学艺术的都是因为文化分不高,我们专业有你这种文化分高的出奇的还真是奇怪。你对音乐是真的热爱吧。”
汤阳打趣:“知道了你的家境,以后聚餐可以心安理得地宰你喽,虽然以前也没少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