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寻踪影迷是什么意思 > 第58章(第1页)

第58章(第1页)

朱晓路立刻来了精神,“真的?我能采访他吗?”

张楚楚本来想立刻去隔壁找李婶,如今听到李炎提起父亲,注意力也转移过来,“应该没问题,我爸肯定同意采访,只是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感染,可能提供不了多少有用的信息。”

朱晓路不在乎,大多数受访者会在记者的提问下被挖掘出更多信息。

张楚楚喊来父亲张建树。

张建树听完女儿的介绍,表示很乐意接受采访。朱晓路开始问问题。

“您是什么时间生病的?”

“大概一个多星期前吧。”

“当时有什么症状?”

“就突然发热,烧到快40多度,人快烧糊涂了,刚好楚楚和李乔他们都在,就把我送去了医院,治疗了几天就没事了,你看我现在好好的。后来李主任,就是李乔的父亲来五彩民宿说起我很幸运,送医及时,属于轻症患者。”

“您确定自己是感染了猪链球菌?”

“在镇医院的时候不知道,我也是出院后,李主任来的时候才知道,说是我和梁行的标本被县疾控中心送到了省疾控中心,在那份标本中检测到猪链球菌。”

“梁行?那是谁?”

“镇屠宰场的场长,比我早入院,症状比我重,听说入院第二天就死了,他是重症。”

“您觉得您的感染途径是什么?”

“我住院的时候县疾控中心的周婷主任来做过那个什么流调,嗯,叫流行病学调查,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当时把我生病前的经历都说了一边,周主任说我最有可能是因为处理猪骨头时没戴手套,被猪骨头扎破了手,因此感染。那份猪骨是我在附近菜市场买的,老摊位。后来疾控可能去那个摊位查了,之后的事情我也不清楚。”

张建树一边说着一边伸手,那个曾经被猪骨头划伤的位置还有一道粉红色疤痕。

“梁行是怎么感染的,您知道吗?”

张建树摇头。

“您住院时,医院里还有其他类似的病人吗?”

张建树还是摇头。

问不出更多信息,朱晓路道谢后看向李乔。

李乔抬起头,眼神有些闪烁,似乎在斟酌措辞,“我刚才给我爸发了条微信,问了下他们调查组那边方不方便接受您采访。他回复了。”他把手机屏幕转向朱晓路。

屏幕上,李荣耀的回复简洁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

疫情信息发布有统一安排和纪律。请朱记者理解。建议他可先从民间着手,采访了解有病猪出现或有病人家庭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基础素材。专家组这边目前不便安排。

朱晓路的目光在那几行字上停留了几秒,端起面前的茶水,轻轻晃了晃。深红色的液体在粗瓷碗里打着旋。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混合着理解与执拗的复杂笑意:“统一安排……我明白

李主任的立场。纪律是纪律,规矩是规矩。”

他抬起眼,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像打磨过的刀锋,“可真相往往等得起这些流程,那些躺在医院里的人,那些担惊受怕的家属,他们等得起吗?他们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需要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这就是我该做的事——在他们‘统一安排’之前,把那些被捂住的声音先挖出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敲打在寂静下来的庭院里。檐下的风铃又轻轻响了几声,像无声的应和。

李乔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王站长的家,就在附近,李婶应该知道更多,不过不知道她现在在不在家里。”

李乔看向张楚楚,她晃晃手机,“刚发了信息,李婶还没回,今天太晚了,朱哥先休息,等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小朱记者2

夜色彻底沉了下来,浓得化不开,只有院子里几盏暖黄的壁灯驱散着小片黑暗。蛙鸣和不知名的虫声在河岸草丛里此起彼伏。

奔波一天的疲惫终于裹挟上来,朱晓路回到了西厢房。房间正如张楚楚所说,干净整洁,弥漫着阳光晒过棉被的、干燥温暖的气息,墙角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消毒水味。

他冲了个凉水澡,试图洗去满身的疲惫和心头的纷乱。换上干净衣服,他坐在窗前的竹椅上,摊开笔记本,拧亮台灯。昏黄的光圈下,笔尖沙沙作响,记录着白天的见闻:健谈的三轮车夫讳莫如深的提醒、白墙青瓦的民宿、木槿花般的姑娘、面粉沾臂的年轻人、八仙桌上的笑语、以及李荣耀那条看似冰冷的回复……最后重重画下的,是“王前进”和“家属”这两个名字。

困意阵阵袭来,眼皮沉重得几乎粘在一起。就在他准备合上笔记本的瞬间,窗外,民宿那扇厚重的木门,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吱呀”声。

像一道电流瞬间击穿困倦,朱晓路猛地清醒过来。他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靠近窗户,小心地拨开窗帘一角。

清冷的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李乔,正动作极轻地拉开院门,闪身出去,又小心翼翼地将门虚掩上,没有发出一点碰撞声。他站在门外,警惕地左右张望了一下,随即快步融入了镇子主街方向的黑暗中,步履匆匆,仿佛有什么要紧事。

朱晓路的心跳骤然加快。李乔深夜独自外出,避人耳目……是为了什么?他想起晚餐时李乔复杂的神情。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他会不会是去找他父亲?或者……他掌握了一些他不愿、或不便在大家面前说出的内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