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光束刺破黑暗时,银针已稳稳没入三分。李乔的拇指与食指捻着针尾,像在调试一把微型二胡的琴轴。
“咳……”男人突然呛咳,紫绀的嘴唇开始恢复血色。
列车员挤进人群时,中年男人正扶着李乔的手肘坐直身体。他掏出手帕擦额角的冷汗,西装内袋掉出张工作证——江南民族管弦乐团。
“您是乐团的?”李乔故意提出问题,试探男人是否完全恢复神智。
男人苦笑着指指心口:“从前是扬琴首席,现在……“他晃了晃装速效救心丸的药瓶,“老毛病了,今天真是多谢你了,你是中医?”
钱树森突然插话:“扬琴啊!那声音像下雨似的!”
“是雨打芭蕉。”李乔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琴盒上轻叩。
中年男人的眼睛定在李乔的琴盒上,眼神突然亮了:“小伙子懂行!现在年轻人听交响乐的多,能听出江南丝竹韵味的少,你的医术和琴可是家学渊源?”
“他爷爷是中医馆坐堂大夫,自己又是音乐系才子。“汤阳往男人手里塞了瓶矿泉水,“您这病急起来真要命,怎么一个人出门?”
男人拧瓶盖的手顿住了:“乐团解散前最后一场巡演,不想麻烦别人。”
他望着窗外飞逝的稻田,突然说:“二十年前我曾有幸听过一场胡琴独奏,拉《病中吟》的先生能把琴弦拉进人骨头缝里。”
男人从西装内袋掏出张泛黄照片:穿长衫的老者正在调试一把胡琴,背景是“李氏中医馆”的鎏金匾额。
“后来我托人寻找,都说那位琴师南迁了。“男人的目光扫过李乔的琴盒,“小兄弟,能否让我看看你的胡琴?”
琴盒开启的刹那,男人瞳孔骤缩。
“这是我太爷爷的琴。”李乔的指尖抚过琴杆,“他总说琴音通脉,能听出人身体里的山水。”
男人突然剧烈咳嗽,李乔急忙将男人瓶子里的药倒出一颗塞进男人嘴里。
男人气息缓和,从公文包底层抽出一本乐谱,泛黄纸页显示着年代久远。
“这是当年琴师即兴加的华彩段,我凭记忆记了部分……“”他的手指在曲谱上颤抖,“可惜总觉着缺了魂儿。”
李乔接过乐谱的瞬间,火车穿透雨幕。雨点噼里啪啦砸在车窗上。
李乔盯着乐谱出神,二胡琴弓无意识地拉出几个散音,竟与残缺的曲谱完美融合。
“就是这个韵!”男人猛地抓住李乔手腕,“可以弹完这首曲子吗?”
这首曲子是当年太爷爷教给李乔,李乔天资聪颖,听了一遍竟能完整记下。
李乔凭着记忆拉出音符,当第一个音符撞碎雨幕时,整个车厢的嘈杂都静了下来。
中年男人合眼倾听,突然卡在某个和弦处。李乔的琴弓骤停,指尖在弦上轻轻一按:“这里该用商羽调式,太爷爷说能通心脉。”他即兴拉出段旋律,男人猛地睁眼,药瓶从口袋滑落都未察觉。
“对!就是这种感觉!”男人用手指在桌板敲出节奏。
火车减速进站时,雨已经停了。
李乔把银针收回铝盒,“您的情况,下车后一定要找医生看看。”
中年男人下车时,对李乔表示非常感谢,并要留下李乔的联系方式,被李乔婉拒了,但留了一张“李氏中医馆”的名片。
李乔把二胡放进琴盒时,他忽然想起太爷爷的话:“咱们家行医也奏乐,都是在天地间找那口气。”
火车鸣笛在身后拉长音调,像支未尽的二胡曲,载着未完的故事驶向雨幕深处。
下一站便是五彩镇。
五彩小镇
五彩镇地处南方,气候湿润,植被茂密。
近几年,小镇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辖区内的几个村大规模种植柑橘,形成柑橘生产基地。除了特色农业,还有特色养殖业,几年前,小镇从外地引进大黑猪,五彩镇养猪业逐渐繁盛起来。
五彩镇西南30k的地方有一个叫李家村的小村庄。几个村民两年前一起开了家生猪养殖场,引进了新品种的黑猪,养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销路问题,养殖场效益不佳,倒闭了。
今年春天又有村民李大壮将养猪场盘下来,买了近百头仔猪放进养殖场,重新干起来。
到了夏天,猪仔越长越大,部分公猪到了出栏时间。
李大壮联系好了买家,准备再过一个星期就将部分猪出栏,同时准备清理一下养猪场的粪池,将猪场彻底清洗一下,为新进的猪做准备。
清理猪粪池是一件体力活儿,李大壮临时雇佣了两个村里的青年过来帮忙。
雇佣来的两个壮汉一起沿着猪粪池旁边的栏杆下到底部,准备清理,可是还没开始干,两人就在下面感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很快因站立不稳,栽进了粪池里。
老板李大壮眼看工人有危险,立刻沿着扶梯往下爬。
到了底部准备捞人的时候,他也感觉头晕眼花、呼吸困难,也栽进了粪池里。
听到粪池里的声音,在附近忙活的李大壮老婆赶了过来,见状她也没多想,只想着救人,也沿着扶梯往下爬,结果也一起栽进了粪池里。
李大壮的爸妈平时帮忙料理养猪场,这时候听到声音也都从屋里赶出来,李大壮的老妈正准备下去救人,被李大壮的老爸给拉住了。
“打电话报警,这么多人都出事儿,下面一定有问题。”老爸出声提醒。
119和120很快赶来。
消防员带着消毒面具下去捞人。
四个人都捞出来了,但是早已没了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