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会说“想吃无籽的”,这种进步看似微小,却包含着巨大的勇气。
——承认自己有所求,有所好。
“那我们买两种。”池觉立刻说,“一种甜的,一种无籽的。”
西瓜摊在市场尽头,摊主老张是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从池觉小时候就在这卖水果。
看到两人走近,他笑得露出几颗金牙:“哟,小池和小江!正等着你们呢!”
“张叔好。”池觉笑着打招呼,“听说今年西瓜不错?”
“保甜!不甜不要钱!”老张拍着一个墨绿色的大西瓜,“这个,沙瓤的,甜掉牙!”
江辞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在几个西瓜间游移。
池觉知道他在观察、计算、比较——颜色、纹路、大小,这些在江辞眼中都是可量化的数据。
“小江,来,你挑。”老张早就熟悉江辞的习惯,“你眼光最准,去年挑的那个瓜,我老伴到现在还念叨呢!”
江辞慢慢蹲下身,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一个中等大小的西瓜,然后把耳朵贴上去听。
他的表情专注得像个在检查心跳的医生。
池觉站在一旁,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无论看多少次,江辞挑西瓜的样子都让他心生暖意。
“这个。”江辞最终选定了一个深绿色条纹的西瓜,然后又指了指旁边一个略小的,“还有那个,无籽的。”
“好嘞!”老张麻利地称重,“小池啊,你弟弟真神了,这个无籽的我刚进的,就剩这一个了。”
池觉骄傲地笑笑,付钱时多给了些零头,离开摊位后,江辞突然说:“左边的更熟,敲击频率35赫兹。”
这是江辞式的解释——用数字和物理概念描述一个西瓜的成熟度。
池觉假装严肃地点头:“明白了,35赫兹是最佳共振频率。”
江辞瞥了他一眼,知道他在开玩笑,但依然认真地补充:“水分含量影响声波传播速度。”
“我家乖宝最聪明了。”池觉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头发,在江辞抗议前迅速收回手,“接下来去买雪糕?”
超市的冰柜前,江辞毫不犹豫地拿了几支蓝色包装的雪糕。
池觉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十五年前的夏天,他如何费尽心思找遍江城所有商店,只为给江辞买到蓝色包装的棒冰。
“还是喜欢蓝色的?”池觉轻声问。
江辞点点头,眼神清澈得像当年的那个男孩:“蓝色波长470纳米。最稳定。”
这个回答让池觉的眼眶微微发热。
十五年过去,世界天翻地覆,但江辞对蓝色的偏爱依然如故,像是一个不变的承诺。
回程的路上,太阳越发毒辣。
池觉撑开伞遮在两人头顶,江辞抱着装雪糕的保温袋,小心地避开阳光直射。
路过一家宠物店时,江辞突然停下,盯着橱窗里的一只蓝眼睛白猫。
“喜欢?”池觉问。
江辞摇摇头,但目光没移开:“像外婆家的猫,小时候。”
这是江辞极少提及的过去——在被池家收养前,他曾在生母的娘家短暂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