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当池觉弹错音时,他甚至会微微皱眉——这是池觉见过的最接近“表情”的反应。
“他在听!”池觉兴奋地告诉陈老师,“他真的在听我弹琴!”
陈老师微笑着点头:“音乐是通往他世界的桥梁,池觉。而你,正在成为他最棒的桥梁建筑师。”
那天晚上,池觉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天江辞听我弹琴时看了我整整三分钟。他的眼睛真漂亮,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我要学更多曲子,让他每天都这样看我。”
窗外,夏末的蝉鸣渐渐微弱。
而屋内,两个男孩的世界正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慢慢靠近。
就像两颗孤独的行星,终于找到了彼此的引力。
礼物
池觉数着日历上的红圈,手指在“15”这个数字上反复摩挲。
三天后就是他的十四岁生日,妈妈答应给他买最新款的游戏机,爸爸说要带全家去新开的游乐园。
但池觉最在意的,是角落那个安静的身影会有什么反应。
这七年来,江辞的变化微小却坚定。
他不再整天蜷缩在角落,能够安静地坐在餐桌旁吃完一顿饭,偶尔甚至会盯着窗外飘过的云朵看上好久。
但最让池觉惊喜的是,每当他在那架二手电子琴上弹奏——尽管依然生涩笨拙。
——江辞总会静静地坐在一旁,眼神不再那么涣散。
“你觉得江辞会记得我的生日吗?”吃晚饭时,池觉忍不住问父母。
林雨牛排的手顿了顿:“小觉,你知道江辞的情况”
“但他上周明明记得自己的生日!”池觉不服气地反驳,“那天早上他多吃了半碗粥,还把牛奶喝光了,平时他从来不这样!”
池翼惊讶地放下叉子:“你连这都注意到了?”
池觉的耳朵微微发红:“我我就是观察得比较仔细。”
他没告诉父母的是,自己有一个专门记录江辞行为变化的小本子,上面写满了诸如“今天多看了三秒蓝色积木、”听到门铃时眨了五次眼“之类的细节。
晚饭后,池觉照例坐到电子琴前。
经过三年的断断续续练习,他已经能磕磕绊绊地弹几首简单的曲子。
今天他选择的是《生日快乐》,虽然离正日子还有三天,但他希望江辞能提前熟悉这个旋律。
琴声在客厅里流淌,池觉用余光观察着沙发上的江辞。
男孩穿着过大的蓝色卫衣——那是池觉去年淘汰的,纤细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打着,节奏竟隐约与琴声相合。
“他在跟着我打拍子!”池觉心里一阵狂喜,差点弹错音。
这个发现让他更加卖力,一连弹了三遍才停下来。
“怎么样,乖宝?”池觉转身面对江辞,虽然知道不会得到回答,但还是习惯性地问道,“好听吗?”
江辞的目光从琴键移到池觉脸上,停留了整整两秒钟。
——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