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龙井,嗯,味道不错,只是水质差了点儿,若是换成山泉甚至朝露,会更加香冽。”
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少女,却挽着妇人的发髻,身后还带着三个晒得黝黑的男子,明摆着就是农家出来的,却偏偏,能够准确说出他所用的茶叶和泡茶的水……
那一刻,掌柜终于正视起面前的少女。
而孟静书仍旧不服输,在掌柜的一再施压下,以一百两的高价谈妥了买卖。
一百两!
听到最后掌柜的同意这笔生意时,顾思朗和李少安都惊呆了。
就连顾思渊都惊了一下,毕竟他们在家时孟静书说过她的预期。
一共六个方子,能够卖上三百两就心满意足了。
“小娘子不是普通的农家姑娘吧,见识渊博,起码读过不下十年的书吧!”银货两讫后,掌柜看着孟静书的目光越发亮了。
什么叫奢侈?
“嗯……这些当与掌柜的无关吧。看在掌柜的是这县城第一个买我方子的人的份上,再送掌柜的一句话。每次卤完后的卤汁可以不必倒掉哦。”
不想节外生枝,孟静书选择用老卤打消掌柜的好奇心,转身带着人离开了天香楼。
留下掌柜的站在柜台后,反复的琢磨着孟静书最后那句话。
卤完后的卤汁不倒掉,能做什么呢?
为这一句话,谁也不知道掌柜的让天香楼的几个大厨做了多少尝试……
当然这是后话,眼下几个人出了天香楼后,顾思朗的性子开始活泛起来。
“十年书啊,三嫂,你当真读过十年书么?你今年才十四岁,那岂不是三岁就开始启蒙了?”
望着他那敬佩的眼神,孟静书笑着点了点头,心内却暗想,姐姐读的书何止十年?
不过这些话,不可说啊。
“怪不得你这么厉害,这么多的方子随手就来,而且一个方子还卖出一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啊,我长这么大,拢共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呢。”
这话夸张了,孟静书忍不住摇头发笑。
“你也太夸张了,这几年你的束脩少说也有几十两了吧?”
顾思朗摇了摇头,“村子里束脩便宜,一年不过二两银子,我去读了快六年了,也就十多两银。”
“还有笔墨纸砚的费用呢?读书读书,笔墨纸砚还有买书才是大头吧?”
她虽没有古代读书的经验,但却是跟叶氏请教过的,一年二两束脩,但加上纸笔费,买书的费用等等,顾思朗一个人一年也少不得七八两的花头呢。
要不然说养读书人花钱呢,七八两,够他们那么大一家子的人花个小半年了,还是偶尔可以开荤吃肉那种。
顾思朗皱起眉头,顾思渊就朝着他肩头推了一把,“你别问他了,他确实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因为那些东西都是我和娘替他买的,就连束脩,也都是爹娘交给白叔,他没见过几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