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澈是长公主的侄儿,他说的话多半是长公主授意。如果自己写的诗能入前三甲,说不定能在长公主那里混个好印象,成为郡马的人选。
而且龙骧坊是长安城最出众的卖文房四宝的商号,他们家出产的碧松烟墨一向只向皇室特供,平常贵族之家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就算当不了郡马,赢得这块碧松烟墨,到同窗好友面前也是大大的长脸。
一时之间,人人跃跃欲试。
李澈轻轻击掌,又有仆从们进入,将笔墨纸砚摆在条案一侧。
李璧月也得了一份。她有些傻眼了,李澈没提前告诉她还有这个流程,不然她就不来了。她剑用得不错,但是写诗,就算眼下立刻重新投胎去学也是不会的。
好在,有人替她解围。
长公主李梳嬛身边的侍女青螺重新出现在水榭,走到她身前,低声道:“长公主请李府主过去一叙。”
李璧月微感诧异,她与长公主素无交情,对方竟会特地邀她叙话。却见李澈向她轻轻眨了眨眼,想必是他提前打过招呼。
她跟着青螺穿过水榭的廊桥,又行过蜿蜒曲折的小径,到了一座假山。此处地势高昂,从假山上望去,花园的一切尽收眼底。
假山最高之处有一座凉亭,亭内设有案席,长公主意态悠闲,正在凉亭之中煮茶。
见她进来,长公主微笑示意:“李府主,请坐。”
李璧月在长公主对面坐下。长公主用手执起玉壶,将碧色茶汤倾泻入两只精致的白瓷杯中,将其中一盏推至李璧月面前,道:“此为三清道茶,取青城山雪牙、终南山松针和罗浮山梅花制成,又名为神仙茶。李府主,请。”
茶香馥郁入鼻,果有松梅冷香。李璧月连忙接过,谦声道:“多谢长公主,李璧月愧不敢当。”
就算她是承剑府主,长公主亲自献茶,还是过于礼遇了。
长公主微笑道:“当得。馨儿她身边的朋友虽多,但是能让她如此信任亲昵的,只有你一个。就凭这点,李府主便值得我对你青眼相待。”
李璧月不好意思道:“是郡主垂爱,其实我并没有为她做过什么。”这是实话,她与杜馨儿交好全是因为李澈的缘故。不过杜馨儿性格单纯活泼,她对杜馨儿有一些好感亲近罢了,也并没有十分看重。
长公主道:“真的朋友,并不一定要为对方做什么,只要心中赤诚就够了。我相信,馨儿将来若有需要李府主帮助的地方,你定然也不会推辞。”
李璧月没有回答,也没有否认。
她隐约有些明白,长公主今日会特地见她,一大半是看在杜馨儿的面子上。看来,即使长公主出家多年,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女儿仍然是非常看重。
这时,她又听到长公主道:“听澈儿说,你有事要问我?”
李璧月从荷包里拿出玉无瑑送给她的那张好运符,递了过去,道:“不知长公主可认得这种符咒?”
长公主将那张黄色符纸接了过去,仔细辨认过上面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与符号,道:“认得,这是一张转运符。”
“转运符?”
难道玉无瑑并没有骗她?世上真的有可以让人“逢凶化吉,诸事皆宜”的符咒?
“不过,这张符咒并非转运这么简单。严格说起来,这是一张补运符,用一个人的气运去补另一个人的气运。李府主这一个月的运气应该不错,就算有什么灾厄,也会自动消解。李府主,这张符咒是谁给你的?”李梳嬛神色凝重:“这转运术在道门也算是一种禁术。”
李璧月吓了一跳:“禁术?”
长公主淡淡道:“一个人的气运都是天定的,气运好的时候,吉星高照,洪福齐天;气运不好的时候,灾厄连连,祸不单行;气运行到最低之处,可能就会面临生死之劫。一些邪魔外道用别人的气运来补自己的气运,自己原本的厄运就会由那个被转移气运的人承担……”
李璧月惊道:“什么?那个被转移气运的人会怎么样?”
长公主道:“这就得看你原来的厄运到什么程度了?如果你原来的厄运只是破财而已,那么那个人也只是破财,如果你原来的厄运是牢狱之灾,那个人可能会遇到牢狱之灾。如果你原来的厄运是横死,那么那个人也可能遇到生死之劫。至于能不能过去,就得看他的命到底硬不硬了——”
李璧月呼吸一滞。
虽然她隐约觉得,圣人前后两道诏书,说不定与这神奇的“转运符”有关。她的生死大劫说不定是也是因此而得到化解,但她并没有觉得心情轻松。
她过去的十几年中时常倒霉,自忖气运从来没有好过,但是也没有觉得要找一个更倒霉的替死鬼来代替自己倒霉,这不是作孽吗?
她问道:“长公主,这张符咒上能不能看出来是补了谁的气运给我?”
“给你转运的这个人约莫也知道这种事情不道德,所以他就是用自己的气运给你补运。所以我才问你这张符咒是谁给你的……”长公主道:“这年头,作践别人的人常见,但是用自己的命作死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李璧月神色一僵。
这符咒是玉无瑑给她的。
给她的时候,他的神态可说是非常轻松。
“朋友之间,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收了李府主的礼物,我也有一物相赠。”
“我观李府主这些日子不仅丢东西,还经常受伤,想必是流年不利,运气不好。这是我亲自画的好运符,咳,李府主将之藏在身上,保管你接下来一个月之内,逢凶化吉、化险为夷,诸事皆宜,百无禁忌。这张符纸只要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