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神阵称为“御峰大阵”、
抬升阵称为“御山大阵”、
缓坡阵称为“御城大阵”、
只有“护城大阵”没变。
而且醒神阵之后的三座阵法实在是太大,无法做到单靠阵法自吸灵气来维持自身全部效果运转,所以后来抬升阵与缓坡阵只能以最低限度运转。
加之宗门也不再需要继续升高,宗主就为抬升阵与缓坡阵另外加了一些阵基,多了点其他效果。
“抬升阵”会促进灵气稍稍活跃些,让人气血通畅,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缓坡阵”多了些驱虫保润的效果,让一些蚊虫无法进入缓坡阵内,长久居住还能促进皮肤饱满光滑。
护城大阵则是完全无法自吸运转,自吸的灵气会留存在阵眼,仅能通过用灵石激活某个阵基,把灵气单独传送过去,用来驱动单方位的阵基运转,展开一小面护阵抵御妖兽。
这些阵基就是护城大街上见到的天桥,每隔一段路会建一个,有宗门弟子看守。
当然以上这些全部是从柜台衣姑娘口中听来,是真是假黎逸四人暂无从得知。
不过结合衣姑娘的话与地图,黎逸得知御山城是建在一座巨大圆形高山上,若在山脚转一圈下来,得有七百五十多里的路程!
山顶与山脚的垂直高度达到两千多丈,山顶还不是尖顶,而是圆形平坦地面,整个山顶都属于御阵山宗内门!
还得知御山城是根据五大阵法构建,围绕大阵建立了五街五道。
五街,是从山脚下依次往上缩小的五个环山街道,越往上圆越小,每一圈代表一座大阵的覆盖范围。
从山顶往山脚,五阵对应五街分别是
从【御宗大阵】下修建的“御宗大街”、
从【御峰大阵】下修建的“御峰大街”、
从【御山大阵】下修建的“御山大街”、
从【御城大阵】下修建的“御城大街”、
从【护城大阵】下修建的“护城大街”。
每座大阵相隔二十多里,越往山上的阵法越小,覆盖范围也越小,但阵法强度则越强。
大阵罩小阵,层层叠加,整座御阵山宗被五层大阵护在中心!
最底下也是覆盖整座山城的护城大阵,把其余四阵都笼罩在内!
已下是黎逸想象图,上是山顶,下是山脚,横是街,竖是道,大街既是大阵
御阵山门一一御一东一南一西一北一
御宗大街一一山一方一直一降一风一
御峰大街一一通一升一接一回一飞一
御山大街一一天一天一天一天一天一
御城大街一一神一大一大一大一大一
护城大街一一道一道一道一道一道一
这五条大道,从山脚直通上顶,把整座城分成御东南西北五大城区,其中东城区紧挨御山通天神道的缘故,因在神道南边,被改名“神南护城大街”,神道靠北为“神北护城大街”。
从地图看神道便是御阵山宗的正宗门,在神道两边各有条大水路,看地势水是从宗门往外流出,供整座城用水,还给城外的大片农地灌溉。
你要是感覺不錯,歡迎打賞TRc2ous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