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影视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反转人生 > 第九十六章 余波(第1页)

第九十六章 余波(第1页)

铜城的天空依然蒙着一层工业区的灰霾,叶晨和田晓霞怀揣着从秦凤岗那里借来的巨款,心情却比这天气更加沉重而坚定。

他们心里很清楚,这笔钱是雪中送炭的温暖,但真正能撼动现状,为王世才师傅正名、从根本上推动问题解决的,还是那篇即将问世的报道。

回到招待所,叶晨立刻投入最后的稿件润色中。在八十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甚至连固定电话都尚未普及。

一个省报记者想要从外地回加急稿件,无异于是一场与时间和通讯条件进行的艰苦赛跑,整个过程充满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技术性和一丝不苟的仪式感。

最核心、最可靠的方式,便是通过昂贵且不方便的长途电话进行口述传稿。叶晨光将最终定稿的稿件仔细收好,对着徒弟田晓霞说道:

“小霞,我们必须赶紧去邮局,这篇稿子要用长途电话传回去。”

田晓霞立刻明白了,在省报实习了这么长时间,她对于这套流程并不陌生,只是缺乏实战经验而已。她迅检查了采访包,确保记者证、介绍信等证件齐全。

师徒二人再次来到铜城市邮电局,相比清晨,此刻的邮电局更加繁忙。叶辰直接走向挂有“长途电话”标识的柜台,向工作人员出示了省报的记者证和介绍。

“同志您好,我们是省报记者,有紧急新闻稿件需要立刻传回报社总编室,需要挂一个加急长途电话。”叶晨的语气沉稳,透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工作人员在看过了证件后,不敢怠慢,连忙说道:

“请稍等,需要登记,然后排队等待接通。加急电话会优先处理,但线路紧张,也需要时间。”

这就是八十年代长途通讯的现实:挂号与等待。叶晨和田晓霞在邮局长椅上坐下,耳边是其他等待者焦灼的踱步声和接线员透过小窗口传来的“喂,喂,我要接某某地……”的呼喊声。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每一分钟都关乎着新闻的时效。叶晨看似闭目养神,实则是在心中再次默念稿件,确保口述时万无一失。田晓霞则紧张地观察着通话间的指示灯,双手不自觉的握紧。

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了他们。工作人员叫号,将他们引至一个用木板隔出来的、狭小而隔音效果欠佳的长途电话间。

叶晨拿起那个沉重的、听筒线螺旋缠绕的黑色电话,深吸了一口气。电话那头传来了省城方向接线员的声音,经过几次转接,终于听到了报社总编室那熟悉而急促的“喂?”

“总编室吗?我是叶晨!工号o。”

叶晨先核对身份,像这种传稿电话,声音必须大而清晰,以克服线路的杂音:

“现在开始传稿,标题是《铜城大牙湾煤矿生支护钢梁倒塌事故,老矿工王世才舍身救徒英勇殉职》!稿件全文约一千二百字,请准备记录!”

“收到!叶记者请讲,我已经准备好!”电话的另一头,是总编室专门负责记录稿件的资深编辑老周,他面前放着稿纸和笔,身旁坐着打字员,面前是一台中文打字机。

接下来,便是整个传稿过程中最考验耐心和专注力的环节,逐字逐句的口述和笔录。叶辰以平稳而清晰的语,开始朗读稿件:

“本报讯,记者叶晨、田晓霞从铜城报道……事故生时,老矿工王世才为抢救违规操作的徒弟安锁子,奋力将其推开,自己却被倒塌的钢梁穿透身体,当场死亡……”

遇到关键信息时,叶晨需要刻意放慢语,甚至重复解释:

“注意,遇难矿工的名字是王世才,三横王,世界的世,人才的才……对,王世才。被救者叫安锁子,安全的安,锁头的锁……”

电话那头,老周一边飞记录,偶尔会大声插话确认:

“叶晨!刚才那句“矿方试图隐瞒事故详情”后面的具体情节,信号不好,没听清,请重复一遍!”

狭小的电话间里有些闷热,叶晨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田晓霞在一旁,屏息凝神,听着师傅一字一句将那份凝聚了血与泪、真相与勇气的新闻报道,跨越数百公里的距离,传递到报社。

她能想象到省城那边,编辑老周奋笔疾书,值班主编可能已经站在旁边,等待着稿件的最后一个字落地。这是一种依靠人与人的直接协作,在电流杂音中抢出来的新闻时效。

复核与确认环节同样紧张,全文口述完毕后,老周会挑出几个核心段落与关键数据,与叶晨再次核对,以确保准确无误。

当电话那头传来“稿件接收完毕,核对无误!”的确认时,叶晨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

挂断电话结算了,不菲的长途电话费后,叶晨走出电话间,对着田晓霞露出一个疲惫却释然的笑容。轻声说道:

“稿子传回去了,咱们的任务也算是告一段落。”

田晓霞微笑着点头,这意味着,真相已经踏上了无法阻挡的传播之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带着手中的这笔钱和满心的关切,去往那个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送去一丝慰藉和实实在在的帮助。而这篇通过“古老”方式传递出去的报道,即将在省报的版面上,出振聋聩的声音……

省城,省报社大楼。当总编室负责记录稿件的编辑老周,将记录着叶晨口述内容的最后一张稿纸,从打字机上取下,仔细核对完最后一个标点时,他立刻意识到这篇稿件的分量。

他没有丝毫耽搁,拿起折叠,还带着打字机滚轴温度的稿纸快步走向了新闻部主任的办公室,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和激动:

“主任,铜城急电!叶晨和田晓霞传回来的,大牙湾煤矿事故,有矿工为救人牺牲!”

新闻部主任接过稿纸,扶了扶眼镜,迅浏览起来。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快移动,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而凝重。

王世才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事故背后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以及叶晨在稿件结尾时对英雄身后事、对矿工生存环境的深沉叩问,都让这篇报道越了普通的事故新闻,具备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冲击力。

“好!写的好!”

主任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烁着职业性的兴奋光芒,大声说道: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报道!弘扬正气,彰显英雄,也直指问题!”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一篇高质量的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稿件!主任立刻拿着稿件,亲自找到了值班的主编。

主编在仔细阅读后,同样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当机立断的说道:

“版面不是已经预留出来了吗?立刻启动加急流程!校队、审核、排版,一路绿灯!务必确保明天头版见报!”

随着主编的一声令下,整个省报编辑部如同精密的机器,围绕着这篇稿件高运转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