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品种就是这样的,纯甜,只要是生长周期足够了,那是想酸涩都难!”
阳光玫瑰作为市面上新出的品种,又是第一年挂果,叶宁是打定了主意要卖高价的。
这批葡萄的售价最低也得四五块了,再便宜就对不起叶宁付出的这些金钱和时间了,不过这样的价格在乐阳镇肯定是卖不上量的。
虽然自从叶宁的服装厂开起来之后,厂里多了两三百号工人,但是现在的人连肉蛋奶自由都还没有实现,就更加没什么人舍得花高价去买昂贵的高档水果了。
不过叶宁在这边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多多少少也是有点人脉的,她直接大手一挥道:“杨哥,麻烦你们先挑这品相好,大串的摘上十箱,我送人。”
之前叶宁卖给汪先生朋友的茶深受茶楼客户的好评,后面对方还通过汪先生找过她,知道今年的春茶卖完后还分惋惜,一个劲儿地让她明年涨价都没关系,一定得给他多留两千斤。
打那之后汪先生就觉得叶宁这人是真的有点说法的,他也在闲聊中听对方提起过名下还有果园,主要种植的就是国外引进的一种葡萄。
当时汪先生就说了,等叶宁这葡萄种出来后,说什么都得给他拉两车过去。
马姐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她那边的生意好,今年夏天进货的时候还抽空来了乐阳镇一趟,当时葡萄刚套上袋,看起来和其他葡萄也没什么两样,不过她也定了一车葡萄。
当时这阳光玫瑰叶宁还没想好要如何定价,今天来果园一看,那葡萄藤上的葡萄串密密麻麻的,绝对算得上是个大丰收了。
为了方便统计亩产,叶宁让杨长生他们先紧着一片的葡萄摘。
露天种植的葡萄没办法集体催熟,杨长生他们也捡着果皮绿中带黄的葡萄剪,一个小时不到,就摘了满满十筐葡萄。
叶宁让两人帮着把葡萄搬上货车后,又回镇上打电话。
叶宁最先给汪先生打去了电话:“汪先生,之前说的葡萄熟了,我先和你确定一下,你那边确实是要两车是吧?”
眼下正是葡萄上市的季节,汪先生接到电话后也没觉得意外,只在叶宁说她这外国葡萄批发价都要五块钱一斤的时候皱了眉。
不过叶宁对自己的这批阳光玫瑰很有信心,直接在电话里保证道:“这葡萄我先给你送过去,回头你亲自尝过味道,要是觉得我这葡萄配不上这个价格,你再给我退回来就行!”
因为叶宁在帝都的两套房子,这大半年汪先生和她可没少打交道,闻言不由得挑眉:“叶老板你可不是个轻易说大话的人,你要这么说,我对你这葡萄还真就更加好奇了,那也别两车了,你们镇上那个小运输公司不是有三辆货车吗,你先给我运三车过来。”
这一下子就销掉了三车葡萄,最难得的是汪先生为人还很豪爽,都没跟她讨价还价,只这一点就让叶宁就愿意多上点心:“行,我现在就去联系车,争取明天一早就给您把货发出去。”
汪先生这单生意做成后,叶宁也没忘记自己的老顾客尤利民,他作为之前就尝过这阳光玫瑰味道的人,对这五块钱一斤的价格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因为随着改革开放,这物价也略微有些上涨了,现在市面上品相稍微好一点的葡萄也能卖个一两块钱一斤。
叶宁这葡萄味道更好,价格贵一些也是应该的。
尤利民想都没想就开口道:“你先让人把葡萄剪好,我现在就开车回来拉,我先在市里买上两天,等老七他们从深市回来后,再拉两车过去卖!”
只这两单就够杨长生他们凑上一两天了,不过到底是之前知会过的事情,叶宁还是给马大姐打去了电话。
原本叶宁想说自己这边货车数量不够,对方那一车葡萄可能要等上几天才能给她发出去了。
没想到马大姐听完叶宁的解释后,漫不经心地开口道:“这有什么的,我有熟人在你们那边运煤,回头我知会一声,让他们自己过去拉就是了。”
买家愿意自己上门取货,对于叶宁来说那是最省心不过了,忙说回头给马大姐多塞一筐葡萄。
马大姐乐道:“那感情好,要说我这两年也是吃了不少好东西了,但是这五块钱一斤的葡萄还真没尝过,回头我可得吃个过瘾。”
叶宁几通电话的功夫,这葡萄就卖出去好几车了,外面的大客户是笼络住了,镇上也得打点到。
趁着时间还早,叶宁和顾骁载着十筐刚摘下的葡萄去镇上送了个遍。
上到娄爱民他们那班领导,下到邮电局、电力局、糖厂,但凡和叶宁有往来的人,今天多多少少都收到了她送的葡萄。
一圈关系走下来,早上准备的十筐葡萄还剩五筐,叶宁也没想着留着回头卖,让顾骁给隔壁的腻子粉厂卸了一筐,剩下的全部送到了服装厂的食堂。
这天傍晚服装厂所有的员工,都在食堂领到了两三粒甜滋滋的葡萄,其中也有舍得花钱满足口腹之欲的,后面倒是让叶宁散卖出了几十斤葡萄。
杨长生他们闲了一年多,如今总算是等到了出力的时候了,有叶宁卖出去的这两单,他们手里的剪子都快剪出火星子了。
为了明天一早能按照要求给汪先生发货,叶宁还从村里请几个临时工一起干。
尤利民到底占据着地理优势,叶宁上午打的电话,人下午就到了。
尤利民的货车被郑老七他们开到深市去了,不过他在山市混了这么长时间,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人脉的,找人借两辆货车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