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无题3
节目组的任务卡递到思追手里时,他正在图书馆整理笔记。看到“前往阳光小学担任一天代课老师”的字样,少年握着卡片的手指顿了顿,耳尖悄悄泛红。
“十五岁教小学生,会不会太勉强?我们的思追还是个小孩儿呢。”魏无羡凑过来看了看,有点担心,“那些小豆丁可不好管。”
“果然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啊。我都25了,我妈还认为我是个小朋友呢。”
“对呀,对呀,谁说不是呢?楼上不过思追的年纪确实有点儿小。”
“也还好吧?毕竟思追的文化底蕴可真是不少呢。”
蓝忘机却看着思追:“想去吗?”
思追擡头,眼里闪过一丝犹豫,随即点头:“想试试。”
出发那天,思追穿了件简单的白衬衫,袖口规规矩矩地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干净的手腕。站在镜子前,他已经有一米七的个子,身形挺拔,眉眼间既有蓝忘机的清隽,又带着魏无羡的明朗,不仔细看,倒真像个刚入职的年轻老师。
阳光小学的孩子们听说要来位“小老师”,好奇得不行,趴在教室门口探头探脑。看到思追走进来,一个个眼睛瞪得圆圆的——这位老师看起来好年轻,个子好高,笑起来却很温柔。
思追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三十多张稚嫩的脸,忽然想起小时候蓝啓仁在云深不知处讲学的样子,手心微微出汗,却还是挺直了脊背,声音清亮:“大家好,我叫蓝思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语文课。”
他的语气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澈,却又透着一股认真劲儿,像极了蓝忘机平日说话的调调。
第一节课讲古诗,思追在黑板上写字,粉笔字工整秀丽,带着云深不知处特有的风骨。他没有像传统老师那样照本宣科,而是讲起了古诗背後的故事,讲到“小时不识月”时,忽然弯腰捡起讲台上的粉笔头,对着阳光举起来:“大家看,月光其实和这粉笔灰一样,在阳光下会散开,像星星落在地上。”
孩子们“哇”地一声凑过来,眼里满是好奇。思追看着他们,忽然笑了,眉眼弯弯的样子,像极了魏无羡讲笑话时的灵动:“其实古人也和我们一样,会对着月亮发呆,会想天上到底有没有嫦娥。”
课堂瞬间活跃起来,有孩子举手:“蓝老师,你见过嫦娥吗?”
“蓝老师,你小时候也背不出古诗吗?”
“我哥哥说背诗很难,是不是真的?”
思追没有像蓝啓仁那样板起脸,而是走到孩子们中间,蹲下来和他们平视,声音放得软软的:“背诗是有点难,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游戏呀。”
他教孩子们把诗句编成拍手歌,带着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念,清脆的童声和着节奏响起来,连最调皮的小男孩都跟着晃起了脑袋。这股子灵动劲儿,活脱脱是魏无羡带他们玩游戏时的翻版。
午休时,几个小姑娘围着思追,递上自己画的画:“蓝老师,这是给你的。”思追认真地接过,一张张抚平,像蓝忘机对待重要文件那样郑重,还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签回赠:“这个送给你们,看书的时候用得上。”
有个小男孩不小心摔了一跤,哭着跑过来。思追没有立刻去扶,而是蹲下来问:“能自己站起来吗?老师相信你可以的。”等小男孩抽泣着爬起来,他才拿出创可贴,动作轻柔地帮他贴好,像魏无羡那样揉了揉孩子的头发:“真勇敢。”
节目组的摄像机悄悄记录着这一切:讲课时他是严肃认真的蓝老师,板书工整,条理清晰;做游戏时他是活泼爱笑的思追哥哥,眼神明亮,动作轻快;处理小矛盾时,他既有蓝忘机的沉稳,又有魏无羡的耐心,两种特质在他身上融合得恰到好处。
放学前,孩子们排着队和他道别,一个个抱着他的胳膊不肯松手。
“蓝老师明天还来吗?”
“我把最喜欢的贴纸给你,你别走好不好?”
“老师,这是我妈妈做的饼干,你一定要吃!”
思追看着怀里堆成小山的零食和画,眼眶有点热。他弯腰,轻轻抱了抱最粘人的小女孩:“以後有空,我会来看你们的。”
走出校门时,夕阳正落在他肩上。节目组的人笑着说:“蓝小老师今天表现太棒了,比我们预想中从容多了。”
思追的脸微红,低头看着手里的画,忽然想起小时候蓝啓仁教他读书的样子,想起魏无羡带他捉弄温宁的场景。原来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影响,早已悄悄融进了骨血——既学会了规矩里的认真,也没丢了天性里的鲜活。
回到家,魏无羡一把抢过他手里的画:“哟,我们思追成孩子王了?”
蓝忘机翻看着节目组发来的照片,看到思追蹲在地上给孩子贴创可贴的画面,眼底的笑意藏不住:“做得很好。”
思追坐在两人中间,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张画着“蓝老师和我们”的涂鸦,忽然明白,所谓成长,或许就是把从爱里学到的东西,再温柔地传递给别人。就像蓝忘机教他的沉稳,魏无羡教他的热忱,最终都变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窗外的星星亮了起来,少年的嘴角扬起浅浅的弧度。明天,该把这些画好好收进相册里了——这是他作为“小先生”的第一天,也是他成长路上,又一枚温暖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