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为了让文有晴安心,这次新政的推行格外激进。
深冬的京城,寒风如刀。
崔君集站在京郊三十里外的府衙里,望着庭院中那棵枯槁的老槐树,目光冷峻。他手中捏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密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大人,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身後,新任的吏部侍郎田岩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
崔君集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名单都核实清楚了?”
“回大人,全部核实完毕。共计七十三家,其中七品以上官员二十六人,地方豪绅四十七家。”田岩的声音有些发颤,“只是。。。其中不乏各大世家,包括崔家的姻亲故旧,还有几位是老爷那边。。。”
“依法办事,不论亲疏。”崔君集打断他,声音冷得像冰,“传令下去。”
王岩躬身领命,後背已经渗出一层冷汗,快步退下,一句闲话都不敢和旁人说。
廊下只剩下崔君集一人,他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凛冽的寒气。
他知道,这一步踏出,就再没有回头路了。为了
天色未明,一队禁军已经将县丞府邸团团围住。为首的将领手持圣旨,朗声宣读:“清河郡守崔明远,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阻挠新政,即日革职查办,家産充公!”
府内顿时乱作一团。女眷的哭喊声丶仆从的奔跑声丶兵士的呵斥声交织在一起。
崔明远被两个兵士押着,目眦欲裂:“你们敢!我乃崔家子弟!我要见崔贤侄,你们的崔首辅!”
将领冷笑一声:“就是崔首辅亲自下的令。带走!”
“不可能!”崔明远拉扯着自己的衣服,还想体面地走出去。
可下一刻,端坐在庭院中央太师椅上的崔君集,浅浅呷了口茶,“有什麽事,可以和本官说。”
见到崔君集,崔明远想立刻上前,可士兵压着,他挣脱不了分毫。
崔君集轻轻扫了一眼,两个士兵立刻松开崔明远,崔明远立刻奔上前去,“贤侄啊,你说朝廷谁在那胡沁,你表叔我怎麽可能有问题啊,你一定要还表叔清白。”
崔君集浅笑,不着痕迹避开崔明远的触碰。崔明远只得站在一旁,低语谄媚道:“自家这点事,你知道的呀,是吧。”
崔君集给一旁的田岩使了个眼色,田岩立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卷轴,展开,一字一句宣读:
“昌乐元年七月,婺源进献十只宝蓝色琉璃瓶,于思宁县碎裂。
昌乐元年腊月,思宁县承夫人收司马局两对点翠耳环丶十八万两雪花银……”
一字一句,精确到似乎每笔交易都亲眼所见一般。
看着崔君集云淡风轻的表情,崔明远终于觉察到不对,“扑通”一声跪在了青石板上,“大人,大人,我将功补过,我把家産都交上去,全都交上去。”
有什麽用呢,当年他去南边救灾,没少和各个叔父要些赈灾的银子,各个贪了那麽多,也该吐出来点。结果所谓的八十多个旁系,只有三家出来捐了点有用的。
这位表叔他实在记得清楚,这事京城到南边的必经之地,让他拉走一车的脏旧衣物,美其名曰:“灾民也不用穿好衣服,这些够他们御寒了。”
也真的好意思拿出来恶心人。
彼时崔君集还笑着还礼,如今崔君集还是笑着,那话却让崔明远直接吓尿了裤子:“家産毕竟也不是您正经得来的,算是物归原主。其馀的呢,表叔愿意付出点什麽呢?”
“什麽都可以,只要饶过我一家人的性命,你让我做什麽都可以!”崔明远已经被吓瘫了,抓着崔君集的裤腿,不停地求饶。
杯中的茶在说话的间隙已经冻上了薄薄一层冰碴,崔君集放下,把手放在袖筒中的暖炉上:“表叔之前送我的那些旧衣,我还留了一件做纪念,表叔也说了,穿着能御寒。”
侍从立刻把新的热茶奉上,崔明远胆战心惊地等着崔君集的下一句话,“那我把它物归原主,您穿着它在这里过一晚,也证明您当时说的是为国为民的实话,我便和陛下求求情,看在您无甚政绩,但起码心善的份上,陛下总不会赶尽杀绝。”
类似的场景在同一天在京城周边的郡县上演。太原王氏丶范阳卢氏丶荥阳郑氏……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世家大族的旁支裙带,纷纷遭到清洗。有的被抄家,有的被流放,更有甚者,直接被押赴刑场。
崔家表亲全家被冻死在雪夜的消息传回洛阳时,文有晴正在庭院中散步。她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腹部明显隆起,行动略显笨拙。
“夫人!不好了!”贴身侍女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外面都在传,老爷他。。。他在各地大开杀戒,已经抄了四十多家了!”
文有晴手中的暖炉“啪”地一声放下,她扶着廊柱,勉强站稳:“你说什麽?”
“听说前几日在思宁县,崔明远一家全部被生生冻死,家産全部充公。老夫人气得昏了过去,现在族中乱成一团。。。”
文有晴只觉震惊,她早知道崔君集推行新政的决心,却没想到他会用如此酷烈的手段,这麽沉不住气。
这样的手段,就算是她这个外人,也全然做不出。
何况他是崔家人。
疯子就是疯子,她这种正常人再疯,也是被逼急的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