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逆风如解意 > 第九十三章 大道至深(第1页)

第九十三章 大道至深(第1页)

第九十三章大道至深

风家的信鸽精瘦小巧,从不引人注目。有经验的猎手是不会瞄准这种鸽子的。饶是如此,每次千里传书,仍要放出数十只并飞,生怕哪个饿鬼不分肥瘦。

这些瘦鸽的细腿,比枯枝还纤弱,此刻绑着的却是七百多英雄的残梦丶天下有识之士的忧惧,和未来几十年的祸乱序曲。这般千钧之重,轻飘飘掠过破碎的洛阳城,翻越崇山阔湖,斜跨九州大地,终于落到了风家主手中。

那时的风延远,正在望月谷中团团打转——他被风神阵困住了。

因为他忤逆了家主。即使他的父亲是以病重骗他回来,但依着风家的规矩,他仍不应该对着父亲雷霆震怒。

于是他被困在了望月谷——这个曾被他精心设计过的丶让风啸冥绝无可能遁逃故而刺杀他的,奇门之“囚”地。

这些日子,他屡次尝试与风神戟共鸣呼应,却终无回响。

他只能怨自己曾经太无知太骄傲了。当初他苏醒时,本可以踏入风神阁,再度与神戟结契,他那尚在总角之年的堂弟根本无法与他争夺这执戟人之位。

可是他不愿再承受这泼天的“福祉”,这天赋所赐之力,在过去十年间,给他带来了太多窒息。

他亦不甘再被困在这方寸之地——虽然执戟人只要活着,法阵便不会散,但也不能轻易离开风家宅地,这是守护者的天命。

也许他可以更圆融一些,毕竟已有人可执戟,他可以与神戟结契後,再以寻二哥之名行走江湖。可那时的他,甚是厌倦这般机巧与周旋。

他的绝世武功,让他曾一度相信,他可以坦荡立于天地,不施心计,只以一颗赤诚之心以待世人。大道至简。

而此刻,他却被真正地囚禁了——如那个被他囚禁了八年的恶鬼一样。

就在他悲愤交加时,家主亲自带来了淮南王的消息。

颤抖的白绢徐徐展开,上书着的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殿前守将奉皇命劝和。举虎幡,宣皇诏。

淮南王不疑,开阵卸甲,跪接圣谕。

然将军已投赵,趁隙抽刀斩首。

群雄激愤,不退反进,血洗洛阳。

这“抽刀斩首”四字,只好似什麽天文秘符,风延远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那白绢被他掌心的湿汗浸透。

没有人知道,当时下令开阵丶孤身前行丶依礼接旨的淮南王心中是何种思量。

王爷可曾想过,那姗姗来迟的“东风”之中,竟藏着一把淬毒的刀?他是否也曾怀疑,这位殿前将军举的是天子的劝和白虎幡,手中所执实为赵王的矫诏?又或者,他早已窥破杀机,却仍选择坦然受之——只因那毕竟是皇兄的亲信,是陛下的白虎幡。圣旨未啓,天子威仪在前,任何迟疑,皆属抗命;任何推拒,均坐实谋反。

或许他只想赌这一回。赌皇家颜面不可辱,赌身後“忠勇之师”的清名,赌他一生信奉的“忠义”二字。

淮南王赌输了。输在了成功的前一刻。

倘若他当日不拘皇命丶不囿大义,破门斩将丶直取赵王,结局又会如何?

但那也就不再是,信奉“忠义”至死的淮南王了吧。

淮南王不是亡于阴谋罗网,而是殉于毕生信仰。

风延远紧攥着那张碾碎他信仰的白绢,终于瘫倒在望月谷黏腻的湿土之中——那一片掩埋无数奴隶尸骸的青萍之末。

愤怒燃尽,只剩下滔天悲怆。他从未如此清晰地尝过无能为力的滋味。

父亲的话语犹在耳边回荡:“大局已定。你留在洛阳,只会为风家招来灭顶之灾。”

或许父亲是对的。

那是御前守将,是一等一的高手。即便他身负隔空掌力,也绝来不及阻挡那近在咫尺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偷袭。当时在场群雄之中,并非没有以速度见称之人——可谁又能想得到,如此阴暗荒唐的一刀,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落下?

可他那颗少年的心,此刻却仍在嘶吼:他愿与那些血溅洛阳的义士同战!他想当场为淮南王复仇!斩杀那武德尽失的殿前大将!撕破洛阳城金雕玉砌的虚僞假面!把那些藏身阴沟窃笑的老鼠通通拖至日光之下!剁碎!晾干!

而此刻的他,却只能倒在这囚笼之中,望着那轮幽冥月色,无声地绝望。

所以当风延昊来望月谷时,得偿所愿的看到了一个狼狈不堪的弟弟。

风延远已熬过了漫长的悲恸,面容死寂,宛如那些曾被掩埋于此的尸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