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沅晋却依然沉着脸,勒着缰绳,上下打量他们,过了一会才道:“谢公子,程二少爷,不知有何事前来敝门中?”
谢白城已然感到今日一定有事发生,但事情该办还是得办,便还是带着笑客客气气道:“有些事想拜见一下陈掌门,顺便也瞧瞧我姐姐。”
陈沅晋的嘴角似乎闪过了一丝冷笑,但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既如此,就请二位随我来吧。”
谢白城很希望刚才是自己看错了,但百川剑门今日的态度确实很古怪。虽然他们一向自视甚高,但他姐夫是当今掌门的次子,过去来探望姐姐,百川剑门上下对他都还是礼敬有加,从未这般冰冷倨傲过。
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但此刻,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只能先去看上一看,百川剑门中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他和程俊逸都策马跟在陈沅晋身后。陈沅晋带来的其余几人分别走在他们旁边和后面,竟是把他们包夹其间的态势。
谢白城心中更觉古怪,眼角余光扫过旁边的程俊逸,到底是没有多少江湖经验的年轻人,程俊逸脸上的表情已经有些僵硬,显然心中很是忐忑。
他却不能也把疑虑摆在脸上,当下还是做出平常样子,稍稍追上陈沅晋与他搭话:“沅晋兄,陈掌门他老人家近来身体可好?”
陈沅晋沉着脸道:“掌门他老人家春秋鼎胜,怎会不好?”
谢白城微笑着点头称是,心里却想这陈掌门陈宗念好像是三年前就做过了六十大寿,当时岚霞山上还开了一场英雄盛会,让老头好好风光了一把。如今的年纪怎么也算不上是春秋鼎胜了吧。
不过别人既这么说,他总不能抬杠说你叔父明明已是个老头。于是笑眯眯的又换一个话题:“有阵子没见到溪云了,想必现在剑法进益更大了吧?”
陈沅晋回头瞟了他一眼,面无表情道:“阿云是我门中五十年一遇的天才,诸位长辈悉心指导,自然一日千里。”
谢白城在心中暗自撇嘴,真不知道这百川剑门怎么回事,张口闭口便是五十年一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样用力要捧出陈溪云,也不知是何用意,莫不是想再过十年由他率领,去争江湖第一大门派的牌匾?
当下又续着问:“不知溪云小兄弟在不在山上,倒是想与他切磋一番。”
这一次,陈沅晋侧回头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冷淡道:“谢公子千里来访,不探问姐姐如何,倒一直问阿云作甚?”
谢白城一怔,旋即一笑:“沅晋兄误会了,白城料想沅晋兄是做大事的男子汉,恐怕不大了解妇人之事,所以未敢相烦。”
陈沅晋的非难被他不轻不重的顶回来,面色阴沉地冷笑了一声,回头扯动缰绳,催马前行,不再说话。
谢白城也不再与他搭话,稍稍慢了一步重新与程俊逸并辔而行。
好在行不多远就到了山门。山门巍峨屹立,足有三丈余高。雕饰繁复,文彩华美,一块蓝底匾额上用篆书写着“百川剑门”四个大字,气派非凡。
进了山门,道路就变得宽阔易行多了。此时抬头上望,便会看到许多白墙青瓦的房屋院落,疏密有致的沿着主峰明华峰的山势分布。
与其同时,出现在道路两旁的百川剑门弟子也多了起来,大多五人一队,都是一脸严肃,如临大敌的模样。
往前又行了有二里路,一片开阔的广场出现在眼前。地面皆用砖石铺就,在阳光下干净到几乎不惹尘埃的地步。而在广场的另一边,终于到了百川剑门的正堂。
谢白城和程俊逸都翻身下马,有一个少年弟子上来接过缰绳,他二人就随陈沅晋走入了正堂大门。
正堂之内,十分开阔。上首当中摆着一桌两椅,左右下手又分列着两排桌椅。谢白城记得,三年前陈掌门的六十寿诞就是在这处大堂接受武林各派的祝贺,当时各路豪杰齐聚一堂,喧哗热闹无比。
此刻这处大堂内人也不少,百川剑门现任掌门陈宗念坐于上首正位,其他门派中有些身份的人物或坐或站,总有二十余人。但整间堂内,却是寂然无声。
他们走进门来,众人目光一齐落在他们身上。谢白城飞快地扫了一眼全场,没有见到华城夫妇的身影,心中倒也没觉得很意外。
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精神,谢白城坦然一笑,跨步上前,对着上首的陈宗念躬身行礼:“晚辈谢白城,拜见陈掌门。”身旁程俊逸自然有样学样,也规规矩矩行礼问好。
陈宗念身形并不高大,面容清癯,头发花白,留着短短一把胡须。与其说是一方武林名门的掌门,不如说更像一个赋闲在家的县令。但只要触及他的眼睛,便会发现那双深陷于皱纹包围中的眼睛精光沛然,显然内力修为非同一般。
听到问候,他没有立刻回应,相反,目光阴沉的打量着他们二人。
对此谢白城基本已经习惯了。要打量便打量吧,反正自幼因为容貌出众,他早已习惯被人瞩目。于是便好整以暇的立在当地,面带微笑,对别人都不请他坐下,也完全不以为意。
但他如此淡然处之,似乎令围观者很是不满,投过来的目光转瞬间又冷了几分。
一片肃杀中,陈宗念终于开了口:“谢公子,不知你前来所为何事?”
谢白城不慌不忙道:“晚辈有些事想见一见溪云,但看贵门今日似乎有要事,”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很和气的一笑,“不知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
陈宗念审视着他脸上的表情,沉声道:“不错,今日我门中确有一件大事发生。谢公子你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