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修仙从掉入陷阱开始 > 第785章 着书立说(第1页)

第785章 着书立说(第1页)

千幻宗内,信仰之力的涓流日渐丰沛,功德金莲于王枫识海中烨烨生辉,反哺宗门,宁心静气。

然而,王枫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力量的汲取与壮大上。

他深知,一个宗门真正的长久兴盛,光靠个人的绝对武力与资源的堆砌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系统性的理论支撑与可以传承的知识体系。

这段时日,他亲身实践了法相融合之道,见证了赵言博的信仰法相、刘金彪的通天法相,指导了郑嫣然将极冰之体与诛仙剑阵融合,亦观察了孙二狗、杜刚乃至大毛等门下弟子凝聚法相的种种过程与特性。

无数的灵感、感悟、经验与推演,如同繁星般在他浩瀚的识海中闪烁、碰撞、融合。

这一日,他并未修炼,也未处理宗门事务,而是独自静坐于千幻殿深处的静室。

身前,并非玉简,而是一沓看似普通、实则由元核空间内某种灵木浆炼制的淡黄色纸张,以及一支以自身丹火淬炼、蕴含一丝精神力的特制符笔。

他闭目凝神,识海中过往的种种景象飞流转、提炼:

-混沌开天图作为万法之源,衍化万相的根本奥义;

-信仰法相与通天法相在混沌开天图牵引下,那短暂却触及法则的融合过程,以及“伪·言出法随”的诞生原理;

-郑嫣然极冰之体与诛仙剑意那看似相冲,实则通过寻找共性、以冰为主导,最终爆出更强威力的“冰魄诛仙剑气”;

-孙二狗的“万变如意牌”法相那独特的变幻核心,与观想对象(各类玉符)之间的精神链接模式;

-大毛以妖身凝聚本我法相雏形时,妖力与精神力那艰难却成功的平衡之道;

-甚至包括赵言博、刘金彪在法相融合后,自身状态的变化与负担……

无数的碎片被梳理、整合、升华。

他并非简单地记录现象,而是试图从中提炼出共通的规律,探寻法相的本质、凝聚的关键、成长的路径,以及……融合的可能性与禁忌。

他提起符笔,笔尖凝聚着精神力与道韵,落在纸面上,出沙沙的轻响。

一个个古朴而蕴含深意的文字流淌而出,并非简单的记述,字里行间仿佛蕴含着他对“道”的理解,引动周遭灵气微微震荡。

他先阐述了“法相”之基——源于观想,成于精神,显化于外,是修士自身之道与天地法则共鸣的具象化。

他将法相大致分为几类:以自身为蓝本的“本我法相”,以特定强大存在为目标的“观想法相”(如通天法相),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信念法相”(如信仰法相),以及由特殊体质或机缘衍生的“特质法相”。

接着,他详细剖析了法相凝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关隘与心境要求,并结合自身经验与观察,提出了数种稳固、凝练法相的法门,其中甚至包含了一些利用元核空间特性或功德金莲金光辅助的小技巧。

然后,是此书的精华所在——法相融合初探。

他并未给出固定的融合公式,而是提出了融合的基础理论:

-同源优先:本源相近或具有共同指向性的法相,融合成功率更高,排斥力更小。(如信仰法相与通天法相,皆与他王枫存在强关联。)

-属性生克与转化:并非相克就一定无法融合,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桥梁”或“主导”,引动生克循环,化阻力为助力。(如冰与杀伐剑意的融合。)

-精神负荷与承载极限:明确指出了融合对神魂的巨大负担,以及出承载极限可能导致的反噬后果,并给出了初步的评估方法。

-融合方向的引导:提出了可以通过强化某一方特性,或寻找第三方中和力量,来引导融合后产生的新能力偏向。

书中,他引用了信仰法相与通天法相的融合实例,分析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混沌开天图的统御,以及“伪·言出法随”这种触及规则之力的本质。

他也隐晦地提到了极冰与诛仙剑意的融合思路,作为属性融合的范例。

最后,他还附录了一些对特殊法相(如孙二狗的如意牌、大毛的妖身法相)的观察笔记与未来潜力推演,虽未定论,却启人深思。

洋洋洒洒,数万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