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辞职[穿书 > 第64章 支教准备(第1页)

第64章 支教准备(第1页)

第64章支教准备

见过简家老爷子後,路澄馀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心理包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新剧《平凡的荣耀》的准备中。

他饰演的支教老师“林晓阳”,是一个理想主义丶充满热情,却又在现实面前感到迷茫和挣扎的年轻人。这个角色离路澄馀的生活经验非常遥远,为了贴近角色,他做了大量的功课。

他查阅了很多关于支教的纪录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山区教育的现状和支教老师面临的困难。他还特意找了几位有过支教经历的朋友和前辈聊天,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最重要的是真诚。”一位前辈告诉他,“山里的孩子很敏感,你能不能用真心对待他们,他们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不要带着优越感或者怜悯去,要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一员。”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路澄馀。他意识到,演绎这个角色,不仅仅是模仿外在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共情角色的内心。

简宁知看他每天抱着资料和笔记本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忍不住笑道:“这麽用功?”

路澄馀擡起头,眼神认真:“这个角色不一样,宁知。他可能戏份不多,但很有力量。我想尽我所能把他演好,不能辜负这个机会,也不能……辜负那些真正在奉献的老师们。”

他的眼神里有种简宁知从未见过的执着和光芒。简宁知知道,他是真的热爱表演,真的想做好这件事。他不再打扰,只是默默地为他准备好夜宵,在他疲惫时给他按摩放松。

进组前一周,路澄馀向剧组和简宁知提出了一个请求——他想提前去拍摄地,一个真实的偏远山区小学体验几天生活。

这个决定有些冒险。山区条件艰苦,信号也不好,而且他一个Omega,独自去那种地方,安全问题让人担忧。

林薇首先表示了反对:“馀馀,体验生活是好事,但没必要亲自去那麽久,我们可以请当地的老师来做指导。”

简宁知也皱起了眉头,他首先考虑的是路澄馀的安全和身体。

但路澄馀态度异常坚决:“薇姐,宁知哥,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但我觉得,如果不真正去那里住几天,和孩子们相处,感受那里的空气和环境,我演出来的东西始终是隔着一层的。我想尽可能真实地呈现这个角色。我保证会照顾好自己,每天报平安。”

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恳切和决心,简宁知沉默了片刻,最终叹了口气:“好吧,我让两个可靠的保镖跟着你,disguisedasvolunteers(僞装成志愿者)。每天必须和我联系。”

路澄馀欣喜若狂,扑上去抱住他:“谢谢宁知哥!你最好了!”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路澄馀带上了简单的行李,大量的文具和书籍(以剧组和个人的名义捐赠),在林薇和两名“志愿者”保镖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西南某省偏远山区的路程。

路途远比想象中艰难。先是飞机,然後转乘长途汽车,最後甚至坐了一段颠簸的拖拉机,才终于抵达了那座位于山坳里的小学。

小学比路澄馀想象的还要简陋。几间低矮的砖瓦房,一面褪色的国旗在操场上飘扬。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脸蛋红扑扑的,眼神却清澈明亮,带着山里孩子特有的纯真和好奇。

校长是一位五十多岁丶皮肤黝黑丶笑容朴实的中年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路澄馀很快就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他住在老师简陋的宿舍里,吃着简单的农家饭菜,白天给孩子们上课(主要是音乐丶美术和体育),课後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帮年纪小的孩子洗衣服,晚上则和当地的老师聊天,听他们讲这里的故事。

这里没有网络,信号时好时坏,生活单调却充实。路澄馀第一次如此贴近地感受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和纯真,都深深震撼了他。

他放下了所有明星的光环和都市的浮躁,像一个真正的丶略带笨拙的新手老师,努力地去理解丶去融入丶去付出。

每天晚上,他都会在微弱的灯光下写日记,记录下一天的感受和见闻,也会在信号稍好的时候,跑到山坡上,给简宁知打电话。

“宁知哥,这里星星好多好亮,北京根本看不到……”

“今天教孩子们唱了首歌,他们学得可快了……”

“有个小女孩送了我一颗她自己捡的漂亮石头……”

“这里洗澡不太方便,不过习惯了就好……”

他的声音里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和触动。简宁知在电话那头,听着他絮絮叨叨的分享,仿佛也能透过电波,感受到那片土地的气息和路澄馀内心的成长。

他知道,他的馀馀,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蜕变。

几天的体验生活很快结束。离开的时候,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拉着他的衣角,喊着“路老师再见”。路澄馀的眼眶红了,他把带来的所有文具和零食都留了下来,承诺等电视剧播出後,一定想办法让他们看到。

回程的路上,路澄馀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群山,沉默了很久。这次经历,让他对“林晓阳”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对生活丶对责任有了新的认识。

他更加确定,自己要演好这个角色,不仅仅是为了事业,更是为了传递一种声音,一种关于坚守丶关于希望的声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