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逆爱在爱一次 > 第15章 调查风波(第1页)

第15章 调查风波(第1页)

第15章调查风波

山雨终于还是来了。

赵老四的怨毒并没有因为池骋的警告而消散,反而像毒瘤一样在他心里滋生蔓延。他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散播谣言,却偷偷写了一封匿名举报信,塞进了公社革委会的信箱。

信里极其恶毒地污蔑吴所畏利用美色腐蚀贫下中农子弟(暗指池骋),思想堕落,生活作风败坏,甚至影射他对现实不满,有反动言论。同时也攻击池骋成分不好,意志不坚定,被资産阶级知青拉拢腐蚀。

这封信像一颗炸弹,立刻在公社引起了轩然大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涉及“作风问题”和“政治立场”的举报,是最敏感也是最致命的。

公社革委会高度重视,立刻派了调查组下来,进驻望乡屯生産队。

调查组来的那天,气氛骤然紧张起来。社员们窃窃私语,知青点人人自危。生産队长急得嘴角起泡,却又无可奈何。

调查组首先找了吴所畏谈话。在一个临时征用的办公室里,两个表情严肃的调查员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丶轮番的盘问。问题尖锐而刻薄,充满了诱导和陷阱。

“吴所畏同志,有人反映你和池骋关系过于密切,超出了正常的同志关系,你怎麽解释?”

“你经常晚上去他住处?做什麽?”

“你为什麽要放弃上大学的名额?是不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

“你对当前的农村生活有什麽看法?是不是心怀不满?”

吴所畏从未经历过这种阵势,处处都是恶意和陷阱,他脸色苍白,手心冒汗,但内心却有一股倔强支撑着他。他一口咬定和池骋只是正常的同志互助关系,否认所有不实指控,回答得尽量滴水不漏。

但他毕竟年轻,在对方老练的丶咄咄逼人的追问下,难免显得紧张和慌乱,这在调查员眼里,更像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接着,调查组又找了池骋。池骋的态度则更加冷硬和抵触。他承认和吴所畏关系好,但坚称是纯洁的革命友谊,对于其他指控,一概以“胡说八道”丶“放屁”回应,态度极其强硬,差点和调查员发生冲突。

调查组又陆续找了一些社员和知青谈话。大部分人不敢得罪人,说得含糊其辞。但也有少数几个平时就看吴所畏不顺眼或者被赵老四蛊惑的人,说了些模棱两可丶引人遐想的话。

赵老四更是跳出来,添油加醋地作僞证,说得有鼻子有眼。

风波越闹越大,整个望乡屯都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吴所畏被暂时停止了工作,待在知青点接受“审查”,行动都受到限制。池骋虽然还能上工,但也被严密监视着。

两人几乎失去了所有单独见面的机会。偶尔在村里碰到,也只能用眼神匆匆交流,那眼神里充满了担忧丶思念和无法言说的痛苦。

吴所畏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残酷和无力。他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但他害怕因为自己而连累池骋。池骋成分本来就不好,如果再因为这件事被扣上帽子,後果不堪设想。

深夜,他躺在炕上,睁着眼睛无法入睡,心里充满了绝望和挣扎。也许……他离开才是对池骋最好的保护?

就在调查似乎陷入僵局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

王婶子站了出来。这个爽利的寡妇平时受了吴所畏不少帮助(帮她写信读信),也看不惯赵老四的为人。她找到调查组,斩钉截铁地证明吴所畏是个好知青,勤劳肯干,尊重贫下中农,和池骋的关系也是清清白白,纯粹是赵老四因为占便宜不成打击报复。

接着,以前受过吴所畏辅导功课的几个村里孩子,他们的父母也私下里向生産队长表达了不满,觉得调查组听信一面之词,冤枉好人。

甚至连知青点的周卫东,虽然平时和吴所畏不算亲近,但在这件事上也说了公道话,认为吴所畏劳动积极,思想进步,那些作风问题的指控纯属无稽之谈。

更重要的是,调查组经过内查外调,发现赵老四本身就有前科,作风不正,他的话可信度存疑。而那封匿名信的字迹,经过比对,也与赵老四的笔迹高度相似。

形势开始逆转。

最终,公社革委会经过研究,认为举报内容查无实据,属于恶意诬告。但为了“消除影响”,还是对吴所畏和池骋提出了“批评教育”,要求他们“注意影响”,“保持距离”。

一场滔天风波,看似就这样雷声大雨点小地过去了。

但留在当事人心中的阴影和创伤,却难以轻易抹去。

风波平息後的第一个夜晚,吴所畏终于找到机会,偷偷跑到了村後的河边。他知道,池骋一定在那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