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不搭理,同样,赶他出杏林。
郑少卿被主母“抛弃”,颜家又为我说了一门亲事,巧的是,这回,又是一寺少卿。
这回,不是大理寺的杜少卿,也不是太常寺的郑少卿,而是太府寺的诸葛少卿。
诸葛少卿,不是郑家人,也不与郑家为戚。
颜家,诸葛家,同为琅琊望族,这门亲,是大嫂嫂为我出面张罗,不经主母之手。
不同于杜少卿丶郑少卿,这位诸葛少卿,我见过。
琅琊出了名的美男子,确实名副其实,并非浪得虚名。
他未婚妻未嫁先逝,我未婚夫未娶另娶。
同为琅琊人士,同为长安北地“未亡人”。
他与我,十分登对。
可谓是,天生一对。
想来,这应是天赐的姻缘。
主母存了心思要害我,大嫂嫂可不会。
我让颜麟传话,叫那诸葛少卿速来杏林,快来商谈我与他的婚事。
筹谋来去,又嫌颜麟岁数小,便让他去隔壁行宫,请他哥哥来。
我让我们颜家的大郎君,去诸葛宅为我传话。
颜麒,颜麟,大哥哥大嫂嫂的亲生儿郎。
辈份上,他们是我的侄儿,岁数上,大郎二郎只小我几岁。
他们分明是大哥哥大嫂嫂的亲生骨血,偏偏在相貌上,一个像我名义上的父亲,一个像我名义上的母亲。
都很俊秀,只是我不喜欢。
性情,一个像阿兄,一个像阿嫂。
当真是爱不起,恨不动,他们兄弟,我全都不亲近。
颜麒,行事毛躁,恐有不牢靠之处,颜麟,岁数太小,恐有不周全之处。
如今,不在太极宫,不在长安城,我的婚事,自然由我我自己做主。
我自言恨嫁,说着便让大郎二郎牵马,我自去诸葛家与那太府寺少卿说亲。
自说亲事。
心思才出口,倒被昔儿和祝贵人拦住。
昔儿说,“娘子贵为王侯,岂有亲去男家之理?该是那诸葛儿郎先来拜见。”
昔儿止不住劝说,祝贵人连连点头附和。
我与诸葛家,婚事喜事未有眉目。
颜麒丶颜麟办事,既不牢靠也不周全。
不仅多嘴胡言,还把最会告状的祝贵人引进颜家。
我听从昔儿的谏言,转脸把祝不休赶出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