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弄青梅什么意思 > 虚白(第2页)

虚白(第2页)

“齐王,安乐王,平王,宁王,魏王,舒王,衡王,除了这些,还有谁?”

广成王气急了,他随口一问。

“还有很多。”我如实说。

大王气得说不出话,只知扬鞭打马。

“那你说说哪个对你最好?”他问我。

“李家儿郎除了先帝。”我想了又想,“是李君泓。”

我照实说。

先太孙李君泓。

广成王无话可说。

他座下的马儿一跃,他打着马,骂了一句,“早晚将人气死,你才心甘!”

我们离开长安时是夏日,再回来已是秋日。

到家的那一日,长安城外,荻花盛放,分外好看。

望着故土,游子积攒的思乡之情,落拓在长安的日月里,聚集在长安的烟云里。

如荻泪如荻花,纷纷白白。

她带着女儿长安跪拜母亲长安。

那天日暮,我与如荻在城门下抱头痛哭,广成王竟也随我们流泪。

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他竟不是个只知舞刀弄剑的胡人。

哭够了哭完了,我们回到长安。

那一天,恰巧是圣人的生辰,中秋之夜,长安夜无宵禁。

此一新历,一年一年,已成旧历。

如荻抱着长安,看着长安满街灯火,她要入坊不敢夜犯,只为躲避金吾的缉拿。

我流着泪说,如荻,你走得太远,你走得太久,远到久到已然忘了本朝的中秋,夜不宵禁了……

中秋那夜,李君洺抱着小长安,阿湘扶着如荻,我厚颜无耻,再一次敲响了印月宫的宫门。

那一次,宜阳公主没有将我和阿湘赶出印月宫,她竟也让袁小入了宫门。

次日,我领着如荻母女入皇宫,上呈血衣,蒙骗圣人太後。

只是那一次,董公公前来接人,他奉冯太後将我拦在宫门外。

如荻带着长安和血衣入宫,太後容她们母女回归长安,并赐下居所与钱财,等到长安出嫁,宫中会恢复她的县主封号。

至于仍在黔州的三郎,皇太後不管不问。

冯太後不见冯王妃,是有隐情。

太後不见我,这其中必然有我不便知晓的缘由。

我隐约大感不妙,却不知露从何处来,霜从哪处降。

难道是太後知晓了三郎为我所杀,难道是知道我和圣人合谋设局杀了安乐王,还是知道我暗中挑拨太极宫母子,难道是杨延吉……

作恶太多回,坏事叠成山,就连我自己也数不清。

就如广成王所骂,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女人。

回到兴宁坊,我问我的亲友,我问我的亲党——华阳丶安阳两位长公主。

李媁媁说,“夏日里,圣人病了,宫里的医官也说不明那究竟是个什麽病……”

“圣人病着,我们姐妹轮番入宫侍疾,圣人在病中,他在睡梦中,仍念着要迁都……大哥哥心在洛阳,母後拗不过,他纵是说不出诸多益处,皇太後也只能同意迁都。”李姩姩说。

“带着北地迁去东都,冯太後已经同意。可咱们那位圣人不论睡着或是醒着,嘴里时不时还念着洛阳。上头说要迁都,三省六部全无动作,到今日,说出来的话,竟又没了影儿。本宫想着,那年,平卢起兵,圣人曾去洛阳,也许,怕是有什麽要紧的儿郎丶娘子身在东都,这才叫太极宫的鹤奴念而不忘。”

华阳长公主揣摩上意,诉说帝王本色,我连着点头,心觉极对。

那年秋冬,我腰间的小玉符成了太极宫的禁行令。

同一时段,长安洛阳,天下各州,世家大族,一波又一波女子,住进太极宫,成了太後的养女。

宫里宫外,衆说纷纭。

一说是冯太後养着各家娘子给圣人充实後宫,一说是冯太後要废杨皇後另立新後。

听闻那段时日,日日有人进宫,日日有人出宫。

我也只知这些。

那年秋冬,童太妃病重,世间事,我皆无暇顾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