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
长安城,东卖西鬻,北尊南贱。
北尊圣人,独爱贵妃,盛宠天妃。
长安城李家,恩泽外郭城常安坊郭氏一族。
天子大权权分外戚,天下十六道无有不羡。
郭贵妃名号为妃,权御天下,实为皇後。
太极宫,永乐殿。
三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六局二十四司。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李王朝,三百六十州,子孙万民,皆俯首跪养圣人贵妃。
襄王非嫡丶非长丶也非贤明之士。
权掌天下,得皇太子尊位,全因“子凭母贵”。
陛下天恩盛宠,贵妃何故不登後位?
不怪她二嫁之身。
全赖其出身微贱德行有失。
郭家十代草履贱民,世代无官宦。
贵妃宠冠六宫,大封外戚,胡作官位,非为朝堂。
朝臣冷视其出身,蔑视郭氏一族,群臣上书攻伐,上旨言断郭氏後位。
贵妃不可为後,後位虚设,圣人三十年不立新後。
贵妃不得後位,郭家不得封王。
圣人改旧制逆祖制,不赏李家子孙王位食封,只以世子公子统称之。
李家天下,早成了郭家天下。
好在,庆王势大,十多年两相争斗,一剑两刃,李郭平分秋色。
夏秋,圣人无故罢免王相,胡任郭贵妃亲侄为相。
陛下册立东宫,襄王全然得势,庆王彻底倒台……
圣人为圣,天下万民皆不可有一丝违逆反心。
大局已定,圣人年迈不再硬朗,天下大势已然明朗。
朝臣朝郭不朝李,皇族向外不向里。
王侯将相皆尊东宫少阳院,皇亲国戚皆摒弃永福庆王府。
太子之女澄阳丶渔阳得封郡主,淮阳伏案大哭,一日水米不沾,被金阳厉声训斥。
长安城,最先丢弃庆王府的,是崔家。
庆王母家,崔氏一族。
崔家背着王府私下称臣,以重金银贿之郭氏太子,示好东宫。
东宫崔氏结好。
不过一日,消息不胫而走,飘飘然从少阳院传到庆王府。
庆王闻言,呕心泣血,数次昏厥。
此後,皇长子数月称病不朝。
那之後,郭家越发势大,李家随之羸弱。
趋利避害,见风使舵,于人而言,过于平常。
庆王亲舅倒戈郭氏,紧接着,庆王妃亲族背叛王府。
冯家的儿郎们在马场上围堵李家公子,他们三拳两脚逼迫李三下马,冯家借此,公然与庆王府决裂。
李三回府摔了马鞭砸碎马具,立誓要与冯家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