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谁把我的龙袍剪了的 > 第176章 第 176 章 科普历史(第2页)

第176章 第 176 章 科普历史(第2页)

两人哭了一阵,心情稍稍平复时,下人房里已接二连三传来哭声。

人人都在哭,都觉得自己在做梦。

连草两口子哭过了,便打算去找双方父母过来,一起商议废除奴隶制的具体条款。

连草的父母和公婆也哭个不停,哭完之後,都指望连草和丈夫拿主意。

连草说道:“这事终究还得和郎君与娘子商议。我们先理一理家中还有多少钱,看是一次□□够赎金,还是用做活的方式来抵。”

连草的丈夫点头:“若是想继续在主家做活,也可以留下来,只不过签的就是别的文书了。”

不光是连草一家,下人房里的其他人发泄完情绪後,也开始商议今後怎麽办。

是留下来继续做活,还是出去花钱领一块地种地?

也有人说,他们自己商量不作数,还得看主家如何打算。

连草坐在屋里,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你以後就不是奴隶了,你是百姓,是堂堂正正的大安百姓。”

林肆登基第七年,她已完成了多项具有决策性且史无前例的改革。

随着毕业学生逐渐增加,底层官员几乎已替换完毕。

因此,林肆和梁年便将重心转移到了军事以及对西平的舆论战上。

这两年,“五更天”频频在西平宣扬大安如何如何好丶如何公平,已初见成效,不少西平人对其政权産生不满。

先前在西平布署的情报探查也已有收获。西平近两年频繁练兵,尤其是骑兵。虽然西平的目标可能是南诏,可大安的目标,却是西平。

林肆不得不承认,大安的马匹确实有限。在古代,骑兵确实是足以碾压步兵的存在,但她有□□啊。

说起武器,林肆深深觉得这系统也有些赖皮——从前那些大炮丶步枪不知何时变成了灰色,完全不能兑换。

系统还频频提示“宿主进度过快,为维持位面科技发展进程,禁止兑换”。

林肆不信邪地继续翻,发现带点现代科技的东西通通被锁,导致她现在也只能换换书和各类蔬菜水果种子。

不过她并不气馁。光是□□制成的武器,也足够吊打西平。

为了给百姓打预防针,《黎县月报》每月都会刊登一些文章,讲述西平与南诏是如何从大安分裂出去的。

林寻如今已是大学堂大二的师姐。最近两个月,大学堂里很是喧嚣。

学生们比普通百姓嗅觉更敏锐,第一篇文章出现时,就有人猜测:如今大安内部一片祥和,百姓日子蒸蒸日上,接下来是不是要着手解决外部问题,收复西平和南诏了?

随後第二个月丶第三个月的文章,更让他们确信了这一点。

于是大学生们纷纷激动不已,甚至有人推算时间,说若真要开战,希望是在自己大三毕业那年。“一毕业,南诏和西平定会有大量岗位空缺,说不定我们也能像当年黎县那批人一样,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还有人弄来了南诏和西平的地图,将哪些地方有什麽资源标得一清二楚,一群人没事便研究,到时候去报哪个岗位能够做出成绩来。

以至于给他们上课的西席都被这一风气给逗笑了,告诉他们不要胡乱揣测,黎县月报只是正常刊登科普历史的文章而已。

对此大学生们自然是不信的。

“西席你一看就是在骗我们,怎得从前不科普,偏偏这个节骨眼科普?”

“就是就是,如今废除了奴隶制,大安该改革的政策都已改革完了。接下来肯定是要像外头走了。”

“对啊,西席可别把我们当小学生糊弄啊。”

林寻当然清楚林肆的打算,但她不会说破,只陪着同学一起看地图。作为农学专业的学生,她早已将西平与南诏的土壤结构了然于心,南诏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棉花和橡胶。

林寻甚至暗暗地想:我要在南诏种出最好的棉花和橡胶,让橡胶制品更上一层楼!

下课时,林寻的舍友正畅想未来:

“要是真在我们大三那年统一了,我要不要去西平或南诏呢?”

“当然要去!你懂不懂什麽叫‘时代的风口’?上一次可是在陛下登基之前。如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还不赶紧把握?”

“你说得很有道理,大家都去吗?”

林寻非常坚定地点了点头:“我要去南诏,在南诏种棉花丶橡胶,还有好多热带水果。”

“你们都去啊,那我也去!”

“你们说得好像明年真要开战似的。咱们能不能赶上这风口,还不一定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