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从开模拟器 > 第十一章 日常(第1页)

第十一章 日常(第1页)

第十一章日常

初秋的风从高楼之间吹过,许葭呆呆地看着窗外,枇杷树垂着果子晃悠起来,风来了,还把阳台上的衬衫吹得像一面静止又微动的旗帜。她坐在书桌前,耳机线绕在手腕上,右手转着圆珠笔的笔帽,桌面上摊着一摞磁带盒,像小型的方块图书馆。一台旧录音机靠在角落里,插着电,指示灯红亮,却没有播放任何声音。

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自从离职以来,她就没有真正回家,来来回回几次,最後也没有在家呆,而是在上海换租下了这间八楼的小公寓,价格更便宜,一人居住。这里不靠近市中心,却离黄浦江不远,夜里能听到轮渡的汽笛。屋子很旧,原木地板发着咯吱声,厨房的瓷砖有一角掉了边。她把床头那盏昏黄灯泡换成了暖光,像是模拟出一种情绪照明。

她总是呆呆的看着灯光,好像就能摸到什麽情绪的边缘,至于为什麽要去寻找情绪的边缘,似乎也不是那麽重要。每天,许葭都听磁带。听自己的童年丶听从模拟器中带回来的片段,有时一听就是一整晚。而今天,她打算整理这些磁带,至少做一个清单,看看哪些是她亲手录下的属于自己的磁带,哪些是从旧物堆里意外挖出的遗失内容。

她从抽屉里抽出一盒,透明塑料壳上贴着绿色贴纸,标着【2005年的愿望是投票的矛盾还是熟悉的喜欢】,这里面藏着她喜欢过的电视剧还有爱不释手的古早选秀节目,正是她上次模拟器旅行时带回来的,还有一张沉香画放在盒子里,炭笔线条虽然被压得略皱,但看表情仍有种说不出的倔强。许葭盯着这张画像看了几秒,又把它轻轻放回盒里。

还有很多磁带是没有听过的,许葭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小时候录制的,或许说时间久了,很多事情都不在脑海里的,有的事情是真的不记得了,有的事情是记得也不想说自己记得。许葭翻动着这些磁带,她没有立刻继续听,而是随手抓起了其中一个磁带。这盒磁带与衆不同。没有标签,塑料壳也已经发黄,封口边缘磨损得厉害。更怪异的是,她隐约记得自己从未见过这盒磁带。

她翻来覆去地检查,盒身没有日期丶没有内容丶也没有自己熟悉的字迹。像是谁悄悄把这盒东西塞进她的生活里,又不想留下痕迹。她迟疑地放进了录音机。按下播放键的那一瞬间,耳机里突然发出熟悉的低音震颤。不同于以往那种模拟器啓动前的柔光提示音,这次的声音带着不寻常的波纹,一层层环绕开来。然後,一个温和却陌生的系统提示出现在她脑海里不是声音,更像是意识中浮现的一行文字:

【情绪模拟器友情提示:当前磁带不属于你,但你的情绪共鸣值达标。是否选择访问?】

【访问可用模式:1)旁观2)替代3)不进入】

许葭一下子停住了手,这是……第一次模拟器主动辨识出他人磁带。更准确地说,是第一次自己出现的磁带,同时也是第一次,系统认为她可以帮别人回去。

………

屋里很静,只有录音机还在播放磁带的沙沙转动声。许葭的手指在磁带盒上缓慢地摩挲,心跳却有些乱。她盯着耳机线的一端看了许久。她知道,这不是偶然。磁带本身就不是为听者准备的,而是为愿望存在的容器。如果愿望足够强烈,哪怕时间流转十多年,磁带也会活着。

她的手放在耳机上,许葭福至心灵一般,心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如果可以帮一个人回到他曾经挂念的时刻,那种感觉,会是什麽样?或许不是为了解开别人的秘密,而是,她自己突然想知道,痛苦,悲伤和爱护,拥抱是不是各有各的不同又殊途同归。

“我试试看。”她轻声说。

她点下1号模式,系统提示音轻轻响起:【进入模式:第三人称旁观。场景加载中,请勿强制中止。】

………

窗外的风还在吹,风穿过城市,把十几年前的尘埃拂进她的耳中。光线一闪,模拟器啓动了。许葭明确的知道,自己刚刚打开的,是一扇通往别人的记忆,也通往某种理解的门,在那扇门的深处,她或许会看见一个从未理解过的母亲,也可能看见另一个曾深藏的自己。耳机里的声音很轻,像是某种被调低了分贝的广播电台。许葭睁开眼,却发现自己没有进入某个具体场景而是漂浮在一片半透明的光幕中,仿佛进入了模拟器的後台系统。

这是第一次。此前每次播放磁带,模拟器都会迅速将她带入那段童年的风景里,是她的回忆,或她的潜意识。可是这一次,她听到的是一种中性提示语,仿佛某种自带人格的程序正在和她沟通,光幕在眼前缓缓展开,出现几行冷静却温和的说明文字:

【您正在尝试访问非本人情绪産生的磁带进行模拟。】

【因共鸣值达标,您选择第三人称旁观:以观察者角度进入,获取非侵入性体验】

其实,许葭读到共鸣值达标时怔了片刻,她忽然意识到,这台模拟器并非对所有人都平等开放。它筛选对象丶挑选愿望丶甚至评估情绪连结。不是谁都能看见过去,也不是谁都能看见别人的过去,她低声问出一个自己也没想清的问题:“那我为什麽可以?”

光幕上浮现出一行闪烁的答复:

【检测到宿主情绪感受性高丶自我边界弹性强,符合引导者体质】

【您具备非自我愿望的共情代入能力,模拟器将临时授权为调频方式】

【调频方式的定义:可协助他人完成情绪修复任务,但不可篡改记忆本体】

许葭心里咯噔一下,调频?情绪修复?她不太确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她记得在自己进入童年副本的那几次,每一次,回来的那一瞬间,她确实没有改变现实,却改变了自己对那个记忆的认知,缓解了自我的情绪。

她曾以为模拟器只是给她一个重新去看的机会;现在她才明白,这原来是一种系统式的情绪疗愈工具,为了那些差点情绪崩溃的大人,为了那些始终未能被说出口的愿望,为了自己拥抱着小时候的自己。

“那……我帮别人完成他们的愿望,也能回到现实,对吗?”

系统答复并未正面回应,而是缓缓浮现一段说明性文字:【完成心愿即结束当前副本。心愿定义因人而异,您无法为他人定义目标,但可协助其完成理解过程。】

【部分记忆副本存在随机性与遮蔽性,请保持共情但勿沉溺。】

许葭看着这行字,呼吸有点发紧。她知道自己刚刚走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不是一个人躲在录音机里追忆童年的人了,她可能成了那个可以帮别人回去看看的人。她退出模拟器界面,进入的时间并不在此刻,这时候耳机里的沙沙声停了。现实世界的空气再次包裹住她。阳光已偏,玻璃窗上映着路灯未亮前的灰橘色。她把那盒磁带从录音机中取出,贴上一张新标签:【编号:0001非本人愿望磁带;记录方式:第三人称旁观】

她把它小心放入一个新的铁盒子里。盒盖上,她用马克笔写下了一行字:“如果你不敢回去,我可以帮你回去看看。”

………

这一刻,她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将会进入多少人的磁带,见证多少未完成的情绪与未被听懂的愿望。但她知道,这件事,她想做。她愿意去看见,哪怕只是替别人看一眼。耳机再次合上,她深吸了一口气。进入第三人称模式的方式与以往不同,没有一瞬间的沉浸,也没有像自己童年副本那样由内而发的情绪涌动。那感觉像是坐在电影放映厅的最後一排,前方的银幕开始亮起,画面一点点展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旧巷。阳光从极低的位置斜射进来,像被涂了蜜糖的晚照,照亮了斑驳的墙壁和锈红色铁门。墙根处的水泥脱落,一只猫伏在石阶上舔爪子。

这是一段她完全陌生的童年风景。许葭童年所在的城市或者省份都少见这样的巷子,她从小生活的南方小镇也没有这样浓烈的光线与斜长的影子。这条街道属于某个不是她的人。视线往前推。一位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女孩出现了。头发扎得很高,小臂挎着一个白布袋,像是刚放学就来了。她站在一扇门前,门里没人应声,她又站了一会儿,像是有些着急,但没有催促。

蓝衣裙女孩低头,从布袋里拿出一块包装得很紧的东西,纸包用绳子绕了三圈,像是一个生日礼物。她踮起脚,把那包东西放在门边石阶上。阳光照在她的侧脸上,有些明亮,也有些寂静。她站了会儿,转身离开。整个过程,安静到几乎让人忘记她只是个孩子

然後,画面切换。几分钟後,一个男孩出现在巷子口他背着书包跑得满头大汗,像是刚结束晚自习。跑到巷子深处,他突然停下,看见了那扇门前的纸包,整个人愣在原地。他轻轻弯下腰,拾起纸包。纸包上什麽都没写,只有绳结很细,打得像是反复练过的蝴蝶结。他擡头望向远处,却什麽也看不见了。女孩早已消失在街角。

许葭在画面外看着这场记忆,心跳慢慢沉下去。这不是她的故事,却像极了童年里的很多时刻:等待未果的守候丶迟来的奔赴丶不敢打扰的送礼……那些被困在成长缝隙里的善意,往往最终无疾而终。而最令人心碎的,是他们都太年轻,无法说清自己的心意。他们以为送出就是全部,却不知道对方甚至还没有准备好接收。

………

模拟器退出时,没有任何提醒。耳机里恢复了磁带的空转声,那种微弱的“呲啦呲啦”好像也变得有些落寞。许葭摘下耳机,在笔记本上写下:

【他人磁带0001内容:九十年代某街巷

主体人物及愿望:不详愿望完成度:未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