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八次情绪模拟
午後三点,阳光正透过窗子把整张饭桌照成一块烘热的白布。
这样温暖的日子在秋天是非常舒服的,青辞变成猫的样子,在阳台懒洋洋的漫步,走两步就倒下,翻身晒着肚皮,看起来学了很多猫的习性。
而许葭正坐在地板上清理一个旧木箱确切说,是从厨房最上层那个她已经两年没打开的橱柜中掏出来的纸皮盒子。外壳泛黄,上头贴着手写的黑字,速冻饺子食谱非常时期专用。
“你确定这不是你妈留下来的物资传家宝?”青辞不知道什麽跑进屋里,这会又是人的样子,盘腿漂浮在空中,手撑着下巴外,另一只手的指尖捏着一张已经褪色的菜单,“这张纸上居然写着白菜肉馅专属幸运符,还有下雨天吃饺子好运来。”
“我妈以前有美食信仰。”许葭一边翻出一袋干掉的紫菜,一边把纸叠好,“她觉得所有问题都能靠吃一顿热的解决。比如她会说别怕饭做好你就不难过了,要不然就是吃点好吃的心情肯定就会变好了。”
“简直是一种,嗯…温暖式的自我欺骗吧,反正我觉得挺让人无奈的,但是也挺有趣的。”
“你妈听起来……像很厉害的那种大人。”
“也有点像游戏里固定触发的NPC。”许葭笑了笑,“她的每一个语音包都带一种知道你很崩溃,但我们先吃饭的镇定感。”
“我喜欢这种妈妈,这很有仪式感啊。”
“……我小时候一度不喜欢。”许葭顿了顿,“我那时候觉得她总是要走,总说我得出门了,但我也不太明白她到底要去哪。”
青辞没再说话,只轻轻飘下来,坐在她肩膀上。
许葭继续翻着,直到摸到一个熟悉的硬物。
是一盘磁带,包着牛皮纸的灰白塑料壳,边角包了透明胶带,像是有人担心它太旧而散架,特意封了一圈。
难道是自己的情绪又触发了新的磁带?许葭还记得那个录了自己声音的磁带,几岁的孩子的声音,带着听着就心碎的哭腔。
标签位置用蓝黑墨水写了一句话,字迹很轻,但可以辨认,这是妈妈出门的声音,其中包含家庭片段,清晨时段,还有未指定事件时间。
磁带没有编号,也没有常规的分类。
“这不是标准格式。”青辞皱了皱眉。
“可能是早期模拟录音形式,只有局部情绪被保留下来,像是失忆者手写的备忘录。”
“听上去有点不太稳定。”
“但这类磁带……有时候保存的东西反而更接近真实。因为它是无法编排的。”
“什麽意思?”
“有些记忆不是记记录故事,而是记录习惯。”
青辞轻声说:“比如你记不清那个早晨发生了什麽,但你记得妈妈的走路声音。”
“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友好。”许葭的回忆又被触发,她的表情看起来也不是很好,不知道她在想什麽,但沉默的样子里已经给了一些答案…
“可以不听嘛?”许葭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实许葭也知道这个事情基本上是没什麽可躲避的可能,想了在想,许葭没再犹豫,而是把磁带放进播放器。
随着熟悉的声音出现,预想中熟悉的模拟状态没有立刻浮现。
只有一段非常安静的时间,然後是门缝吹进来的风声,鞋柜滑轨被拉开的哗啦声,锅盖盖上的声音盖不住说话声,不远处一个很轻很轻的女声:“今天中午记得把菜热一下,牛肉汤里有胡萝卜。还有……记得别把门锁反了,等下我回不来。”
接下来的几秒,声音就消失了,似乎什麽都没有了。
但许葭睁开眼时,就发现了自己正站在一个厨房门边,所以厨房里有人,但许葭并不想走进去,她转身过去,自己在一个客厅里。
面前是一张不算宽敞的老式餐桌,木头脚边贴着几张卡通水果贴纸,桌上的茶杯还冒着热气。电饭煲亮着保温两个字,墙上的钟正好指向早上七点整。
小屋整洁,窗帘是蓝白条纹,角落摆着小学生书包。
然後,很快她看见那个孩子,是个小男孩,大约八九岁,头发软塌塌地垂着,手里捧着一只还没扣盖的饭盒。
他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屋里走动的女人。
那是他的妈妈。
她穿着藏蓝色风衣,头发扎成低马尾,正一边往包里塞钱包一边用馀光扫厨房竈台:“我把鸡蛋煎好了,你等下别光吃饭不喝汤。”
男孩没有回应,只站着。
“还有,”妈妈走向门口,“记得开窗,别把房间闷着。”
她终于要出门了,门边放着她换下的拖鞋和一双擦得干净的皮鞋。
男孩忽然张口了,但很奇怪许葭反而听不见他说了什麽,除了一开始听到几句话後,她似乎掉入了一个静音的模拟机会,模拟器没有为她开啓旁观语音通道。
许葭只能看着,男孩走上前,拉住妈妈的衣角,轻轻扯了下。妈妈顿了一下,低头看了他一眼。
嘴唇动了动,说了一句什麽。然後像她已经说过千万遍一样,轻轻把孩子的手从自己外套上拿开,替他把袖子拉好,顺了顺头发,转身,开门。
门没关死,只虚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