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广寒枝的正确解释 > 第 17 章(第3页)

第 17 章(第3页)

双箭脱力坠落。

最後一箭笔直射向胡杨树。

一片胡杨叶子应声而落。

沈缨回手,将弓与箭抛给身後遥遥跟来的唐翳。

唐翳在後面一路看得分明,那男子紫袍窄衫,毡冠红里,冠顶後垂红结绶,作的分明是胡人打扮。他虽年幼,但在长年所读的诗书里头颇多拒胡报国的句子,对外族自然而然生出了排斥。

况且少年人多喜英雄,对“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之类的句子记忆颇深,又见那男子有意挑衅沈缨,心中更加不悦,虽不会射箭,当下也一把接过了长弓。心想:师父有意将这弓箭抛与我,便是要我不可在胡人面前失了颜面。

他马术一般,全凭着骨子里生出的一股少年意气,竟也放开胆子,咬着牙松开双手,搭箭拉弓。

一拉之下,才发现那张弓弦异常的紧,唐翳深吸口气,运力于双臂,方才勉强拉开一线,箭弦反弹回来,险些刮伤了手指。

那胡服男子看他身形在马背上摇摇欲坠,连一张六十磅的弓也拉不开,忍不住嗤笑出声。

这一声笑,激发了唐翳心里的韧性。

他清喝一声,全力拉开弓弦,一箭射出。

毕竟臂力不强,那箭未飞出多远,便已有了衰竭的势头。

那胡服男子瞧着他这一箭毫无准头,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沈缨目不转睛看着那箭,突地扬袖。一道白光追随而上,与那箭一起,疾飞向路边一块高耸的巨石。

轰然一声,羽箭穿透巨石。石块炸开了,碎了一地。

沈缨回眸,看着唐翳,微微点头。

那胡服男子一怔,随即抚掌笑道:“好箭法!好臂力!哈哈哈,都说昆仑山下,卧虎藏龙,果真不错。”他纵马走到沈缨跟前,大声笑道,“汉人羸弱,重文轻武,似姑娘这样的身手实在少见。”他人已到中年,骨架生得比一般人要大许多,配上一身狐裘,看着煞是威武。

沈缨也不看他,淡然回句:“过奖。”

沈缨态度冷淡,他却不以为意,只道:“我拓跋真平生最重英雄,似姑娘这种女中豪杰更是我所敬仰的,不知姑娘可否赏脸,到我帐中一聚?”

沈缨端坐在马背之上,目光遥望着远处:“拓跋是鲜卑族的大姓,阁下自称是姓拓跋,想必在族中地位不低。”

拓跋真纵声笑道:“姑娘见识过人,拓跋真佩服得很。”他手持着马鞭,肆无忌惮的打量着沈缨的侧脸,“说起来,姑娘倒是有几分眼熟,似是在哪里见过?”

“是麽。”沈缨静若止水,“那想必是阁下认错人了。”她侧头,朝着拓跋真微一颔首,“我与爱徒还有要事在身,阁下的美意,心领了。”回眸看了唐翳一眼,“我们走——”长鞭一扬,踏马纵出三四里。

唐翳看到沈缨拒绝了拓跋真的邀请,心中大为高兴,扬手将弓箭丢还给他,跟着策马追了过去。

沈缨先前速度极快,後面渐渐慢下来,似在等唐翳跟上。

“师父——”唐翳笑着,自身後追上来。

自往西宁这一路上,唐翳因对上天若宫学艺一事并不情愿,是以一直兴致不高,此刻忽然展出笑颜,沈缨一怔,随即问道:“怎麽,忽然就这麽高兴起来?”

唐翳笑道:“师父刚才在那胡人跟前露了一手,好生威风。”

沈缨微微一哂:“修道之人,本无争胜之心,又有什麽威不威风可言。”

唐翳握紧了缰绳,脸上犹有兴奋之意:“话虽如此,也该让这些外族人知道,我中原土地人才辈出,不可侵犯。”

沈缨回眸,淡淡道:“你不喜欢胡人?”

唐翳义愤填膺:“胡人屡犯我边境,着实可恶。”

沈缨目光流转,望向茫远西方:“然则你身在这个朝代,便自认为当朝天子乃顺应天命,等到他日,江山易主,下一任天子,何尝又不是天命所归?算来算去,这些民衆所拥戴的,均不过一个头衔而已……谁当了皇帝,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又有什麽区别。不过都是成王败寇的一场游戏罢了。”她垂眼,看了看自己的手。这番话,也不知她是对唐翳说的,还是在自语。

唇边划出道苦笑,沈缨凝眸,看着唐翳:“想来仍是我教得你不够好。修道之人,心若止水,本应对时局看得很透才是。照这麽看,我送你去天若宫,还是对的。”

唐翳抿紧了唇,一时为之语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