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来不及的话语 > 各自的战场(第1页)

各自的战场(第1页)

各自的战场

凌寒那番无声的警告,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冻结了秋雨所有试图探寻的触角。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上。再往前一步,可能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彻底决裂,更可能卷入她无法预料丶也无法承受的漩涡之中。那个关于“γ-核心”和“非典型能量共振”的猜测,被她强行封存于心底最深处,如同埋葬一个不安的幽灵。

她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编撰工作和新的理论研究中,用近乎自虐的工作强度来麻痹自己,也试图向凌寒丶或许也是向自己证明,她会“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她不再在会议上提出任何可能触及敏感地带的问题,不再试图调阅那些可能引起怀疑的边缘资料,甚至刻意减少了与凌寒不必要的目光接触。

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丶更加脆弱的平衡。一种建立在心照不宣的回避和纯粹公务往来之上的丶冰冷而疏离的共事关系。

然而,戈壁的春天并未因人心的冷凝而停下脚步。风沙依旧,但空气中那份属于生机的躁动却与日俱增。基地的气氛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新一轮更大规模丶更高要求的研制任务已经正式下达,代号“鲲鹏”。这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投入,更庞大的团队,以及……更难以想象的技术挑战。

理论组和工程组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前期论证和准备工作。秋雨被委以重任,负责带领一个小组,攻克“鲲鹏”计划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瓶颈——关于某种全新构型下,能量汇聚与释放的极端不稳定性的数学描述与控制问题。这几乎是一个从零开始的领域,参考资料寥寥无几,每一步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

这无疑是她的战场。一个纯粹属于理性与智慧的角斗场。她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这让她暂时可以从与凌寒那令人窒息的僵局中抽身出来,投入到一片虽然艰难却相对“干净”的领域。

她的小组被分配到了一间相对独立的办公室,里面堆满了空白的稿纸丶各种型号的计算尺和那台忠实的老式手摇计算器。煤油灯再次常常亮到深夜,空气中弥漫着墨水丶纸张和浓茶的味道。秋雨完全沉浸在了公式与数据的海洋里,带领着组员们进行着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和微不足道的推进。挫折是家常便饭,但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能带来巨大的鼓舞。

她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非必要联系,包括与凌寒的。偶尔在食堂或路上遇见,两人也只是远远地丶几不可察地点头示意,便各自匆匆走开。她听说,工程组那边同样忙得昏天暗地,凌寒似乎承担了“鲲鹏”计划中核心部件——一个被称为“龙脊”的巨型支撑结构——的设计与攻关任务。那同样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大量复杂的力学计算丶材料极限和前所未有的工艺挑战。

他们仿佛两个平行的宇宙,在各自的轨道上高速运行,为了同一个宏大的目标,却在截然不同的战场上拼杀。偶尔,在深夜疲惫地擡起头,揉着酸涩的眼睛时,秋雨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凌寒。他此刻是否也伏在案头,对着一堆复杂的图纸和数据凝神思索?他是否也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感到同样的孤独与压力?那个压在他心头的丶关于“零号构件”的秘密,是否依旧沉重?

这些念头如同夜风,悄然拂过心湖,泛起细微的涟漪,随即又被更紧迫的计算任务所淹没。她没有时间去过多地感伤或猜测,她的战场要求她绝对的专注和冷静。

这天,秋雨在尝试一种全新的数学工具来描述能量场的非线性畸变时,遇到了一个极其棘手的难题。一个关键的积分方程无论如何也无法收敛,仿佛数学本身在那里失去了意义。她和组员们反复验证丶尝试了各种变换,都无功而返,研究陷入了僵局。

连续几天的挫败让小组的气氛有些低迷。秋雨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和无力感,仿佛被困在了一座无形的迷宫里。

傍晚,她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对着那张写满了失败尝试的稿纸发呆。窗外,戈壁的落日将天地染成一片昏黄,风依旧不知疲倦地呼啸着。一种久违的丶属于个人的脆弱感,悄然袭来。她想起了父亲书房里那盏总是亮到很晚的台灯,想起了他曾经说过的话:“小雨,科学的道路从来都是孤独的,尤其是在无人涉足的领域。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信念和手中的笔。”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钢笔,准备进行又一次或许注定失败的尝试。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这麽晚了,会是谁?秋雨有些疑惑地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资料室的管理员老周,一个沉默寡言丶总是戴着套袖的老头。他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丶用牛皮纸仔细包裹着的档案袋。

“秋雨同志,”老周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淡,“刚刚清理旧资料库房,发现了一些很多年前丶关于非线性泛函分析和奇异积分的老论文和笔记,估计是以前哪位老专家留下的,我看你们最近好像在搞这方面的东西,就给你拿过来了,看看有没有用。”

秋雨愣了一下,接过那个沉甸甸的档案袋,心中有些诧异。资料室确实偶尔会清理出一些陈旧资料,但老周主动送上门来,还是头一遭。

“谢谢您,周师傅。”她连忙道谢。

老周摆了摆手,没说什麽,转身蹒跚地离开了。

秋雨关上门,回到桌前,好奇地打开了档案袋。里面是厚厚一叠纸张,确实都是些年代久远丶甚至有些纸张已经发黄变脆的论文和手写笔记。她随手翻看着,大多是一些深奥的数学理论,与她当前遇到的问题似乎并无直接关联。

然而,当她翻到接近底部时,她的手指顿住了。那里夹着几页单独的手稿,纸张相对较新,字迹挺拔有力,带着一种她异常熟悉的丶属于工程师的规整和清晰。那字迹……是凌寒的!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几页手稿并非完整的论文,更像是一些零散的思考和演算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关于“结构非线性振动与能量耗散”的公式和示意图,其中一些数学工具和处理思路,竟然与她目前遇到的积分方程难题,有着惊人的丶啓发性的关联!尤其是其中一个关于“引入复变函数处理奇异点”的简要备注,像一道闪电,骤然劈开了她脑海中纠缠多日的迷雾!

这绝不是巧合!

老周为什麽会恰好送来这些资料?又为什麽里面会夹杂着凌寒明显是近期写下的丶与她的研究密切相关的笔记?是凌寒授意的吗?他一直在关注着她的研究进展?甚至……在暗中帮助她?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涌上心头,是震惊,是疑惑,更有一种被小心翼翼隐藏起来的丶细微的悸动。

她擡起头,目光仿佛要穿透墙壁,望向工程组的方向。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回应她之前的“听话”吗?还是在履行他曾经说过的丶“都是为了工作”的承诺?亦或是,这依旧是他那种特有的丶沉默的守护方式?

她不知道。

但此刻,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找到了突破困境的可能。

秋雨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强行压下。她拿起凌寒的那几页手稿,如同握住了打开迷宫之门的钥匙,重新坐回到桌前,摊开了新的稿纸。

煤油灯下,她的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明亮。

窗外的风依旧在呼啸,戈壁的长夜漫漫。

但他们各自战场上的灯火,依旧顽强地亮着,仿佛黑暗中的星辰,彼此隔绝,却又在无人知晓的深处,遥相呼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