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嫁宿敌重生伏嫽在线阅读 > 第63节(第2页)

第63节(第2页)

“陛下说,只要我能收服汝南郡,陛下会赐我高官厚禄,这种话,我已经数不清他说过多少次,事成后,就怕陛下卸磨杀驴,”魏琨淡道。

戾帝宁愿魏琨死在汝南郡,也不愿看魏琨收服汝南郡,留伏嫽在长安,等同于留下软肋给戾帝,不如带在身边,这五千人里未必没有戾帝的人,她要是回了舞阳,很可能就会让戾帝现伏叔牙没事。

伏嫽只得打消回家的念头,又问魏琨,“你和杨使君做的那笔交易,是不是贺都提点你的?”

魏琨嗯了声,“敌强我弱,与其厮杀,不如智取。”

伏嫽沉思,颍川郡的百姓每张口都在等着吃饭,戾帝不下拨款,杨寿再急也没办法,但是魏琨带来的五千兵就不同了,有辎重粮草跟随,这五千人又都是壮丁,不会因为抽调百姓去挖渠而耽误农时。

而杨寿只需要写

一封信,协作魏琨把汝南王骗进颍川郡。

这几乎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伏嫽想,她要是杨寿,大约当场就答应了下来,但杨寿却还在犹豫。

杨寿有犹豫,那就是他与这位汝南王是相识的,甚至可能还有交情,颍川郡离京兆很近,杨寿却跟叛军头目相识,很难不让人揣测,杨寿对戾帝没有那么忠心耿耿了。

颍川郡尚算太平,杨寿手中兵力甚少,魏琨若是狠辣之人,大可以杀了杨寿,再借杨寿之名请汝南王,但魏琨没这么做,他也不怕杨寿连夜派人去汝南郡通风报信。

伏嫽想到此,正要说出来。

屋门轻叩,魏琨起来去开门。

只见杨寿急急下拜,“我愿替将军送信,还请将军明日就带人通渠吧!”

-----------------------

作者有话说:1厩置:驿站。

来迟了来迟了,不好意思,有点卡文,让大家久等了!然后提前剧透一下,这篇文有乱世争霸部分,因为怕大家会不适应,所以我写的尽量比较慢,慢慢过渡到乱世争霸剧情,第一次写这种剧情,所以我也拿不准,希望大家监督我,如果写的哪里有问题,还请指出来,呜呜呜,我会努力改正的!

第44章

说好的次日通渠,魏琨次日一早便将这五千人分拨成两队,一队他带领,另一队由他的副将陈芳带领,分别从颍水和汝水挖渠,最后双方汇合通成一条水渠,这条水渠便能横穿整个颍川郡,到时百姓就不缺水来灌溉土地了。

颍川郡内共有十七城,撇开舞阳和颍阴,阳翟城也算富饶,太守的府邸在此处,地方的豪强势力也都或近或远的毗邻。

魏琨去挖渠,伏嫽没法跟过去,便留在杨寿府邸里,杨寿的夫人夏氏性情朴实,知道伏嫽是长安来的贵客,不敢怠慢,怕伏嫽在府中憋闷,邀了不少阳翟地方贵族妇人作陪。

妇人们之间闲拉家常,通过家常,便可以得到想要的讯息,伏嫽前世常与长安贵妇打交道,贵妇们奢靡阔绰,最不缺的就是空闲时间,陪她们说说闲话,想知道的事情,也就都知道了。

这些地方豪强妇人在地方上都是受人吹捧的,但遇着伏嫽这样长安来的,便就矮了一截,伏嫽貌美白皙,媚生风情,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出身,便都对她十分亲和。

伏嫽有不解的,也是知无不言。

伏嫽花了一上午,从妇人们口中知道了杨寿的来历,以及一些颍川郡的近况。

杨寿祖籍在凉州,原是凉州安定人,凉州地大,先帝时,曾迁徙投降的羌人在此居住,以便抵御西面的羌族、北面匈奴,但后来这些羌人反叛,杨寿家人皆被羌人杀害,只有他被母亲藏在家中地窖才幸免遇难,杨寿自小便痛恨羌人,逃出凉州以后,便征兵入伍,誓要杀尽羌人报仇。

先帝时地方和边境已逐渐安稳,战乱很少,羌人也不敢犯境,杨寿眼看报仇无望,便也不再纠结过往。

杨寿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凭着战功最初被先帝派去豫章郡当太守,豫章郡远离京兆,靠近南夷,郡内人口复杂,又聚集了豪强势力,各个豪强都是姻亲关系,彼此联系紧密,十分难治理,好几任太守都死在这里。

杨寿到这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了当中一个豪强家中的门客,骗他说有人告这个豪强私通南夷,又说告人是豪强的姻亲家族,果然门客中招,回去就报给了家中主君,随后这家主君也来举报自己的姻亲,说其私铸钱币,这样就引起了双方互相攻讦。

两家自己打起来,两败俱伤,杨寿再收拾了他们,杨寿如法炮制,把这里的豪强势力全部消灭干净,豫章郡的百姓从此得以喘息。

先帝看他地方政绩突出,才把他调去了颍川郡当太守,这是离京兆最近的一个郡,地广富饶,是很多地方太守梦寐以求之地,但郡内有颍阴长公主梁萦的封地在,权势顶天。

上一任太守遭贬谪都说是因其坐牛车,有辱国典,可实际确实那位太守太过刚正不阿,得罪了梁萦,梁萦用这个错处办了他。

杨寿继任太守以后,没几年先帝过世,戾帝即位,戾帝都是梁萦扶上去的,谁敢得罪梁萦。

杨寿在梁萦手底下讨生活,几乎是夹起尾巴做人,但梁萦越来越猖狂,侵占了许多百姓田地,这些百姓落草为寇,苦的却是杨寿,杨寿治下的颍川郡匪祸不断,报给朝廷,朝廷不管,杨寿和百姓都苦不堪言。

是以魏琨除掉梁萦,杨寿是极感激的。

今年春旱,杨寿开仓库放了好几次粮,还鼓动本地豪族捐钱捐粮,如今仅是勉力应付,若魏琨没来,大约也坚持不了多久,就怕百姓暴动,那时杨寿也无可奈何了。

伏嫽听着都觉唏嘘,杨寿看来真是个爱惜百姓的好官了,否则到这地步,杨寿大可以甩手不管,任百姓暴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是在硬扛,她以为先反的是颍川郡,结果却是汝南郡。

虽然戾帝现在脑子进水想杀魏琨,可要没魏琨,汝南郡、颍川郡接连暴乱,直接就能威胁京兆,戾帝该给魏琨磕几个响头,救他于水火不知多少次,还要恩将仇报,这以后魏琨谋反,也是心安理得,旁人看来,不是魏琨想造反,那是被戾帝给逼反的。

中午时分,夏氏让庖厨做了一些可口的饭菜,准备两份,要送去给魏琨和副将陈芳,他们挖渠辛苦,比不得寻常时候只用朝食和晡食,劳作一上午,中午也会饥饿。

夏氏叫家中奴隶挑着担子去送,奴隶过两刻钟回来,说魏琨让伏嫽过去。

夏氏唯恐耽误了魏琨的事,赶紧叫人备马车,又去请伏嫽坐马车。

伏嫽只当是有要紧事,在房里补好了胭脂,便上马车往魏琨那里去了。

魏琨带人挖的是靠颍水这边的渠,马车行的慢,伏嫽看那条渠已经挖出一大截,远处的颍水被坝堤拦挡,只要水渠挖好了,就可打开坝堤,让颍水灌入。

伏嫽沿途见着不少衣着褴褛的百姓围在渠上观望,个个面黄肌瘦,但脸上挂着笑,眼神里也有了希望。

临近水渠附近,有不少将士坐在地上歇息,也有人在给他们吃食,这点上魏琨算是大方了,没有克扣口粮,她听阿翁说过,打仗时,最忌讳的就是将士吃不饱饭,多的是因主将克扣粮草,导致战败的例子,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力气跟着将军去打仗呢。

挖渠也是一样的道理,夏氏都知道要午间送饭给魏琨。

马车停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前,杨寿从帐篷里出来,给伏嫽行了敬礼,又嘱咐左右,魏琨在里面休息,不得让人靠近帐篷,便匆匆走开。

伏嫽下马车后,那左右青衣很自觉的低着头退远,一看就知道是提前得了吩咐,不能随意冲撞了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