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绛珠泪染金簪雪
黎明前的官道上雾气弥漫。宝钗和黛玉同乘一骑,紧跟在忠顺王府长史官身後。黛玉的伤口虽已愈合,但失血过多使她面色苍白,不得不靠在宝钗背上。
“再坚持一会儿,”宝钗低声安慰,“快到安全处了。”
前方长史官突然举手示意停下。他下马查看地面,脸色凝重:“有马蹄印,新鲜的。不止一骑。”
宝钗心头一紧:“北静王府的人?”
长史官点头:“很可能。这条路知道的人不多。”他沉思片刻,“我们改走水路。前方三里有个渔村,我有熟人。”
三人调转方向,拐入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雾气更浓了,五步之外便看不清人影。宝钗感觉黛玉的身体越来越沉,忙伸手扶住。
“林妹妹,千万别睡。”
黛玉虚弱地应了一声:“我没事。。。宝姐姐。。。”
长史官领着她们来到一处隐蔽的河湾。岸边停着几艘渔船,其中一个老渔夫正在整理渔网。
“老周!”长史官轻声唤道。
老渔夫擡头,眯眼辨认,随即快步迎来:“大人!您怎麽这时候来了?”
“有急事入京。”长史官简短地说,“这两位是王府贵客,务必安全送达。”
老渔夫打量宝钗和黛玉,会意地点头:“明白。正好今日有批鲜鱼要送进城。”
长史官转向宝钗:“薛姑娘,老周会送你们从水路入城,直达忠顺王府後门。比陆路安全。”
宝钗感激道:“多谢大人周全。”
长史官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密函务必亲手交给王爷。事关重大,万不可有失。”
宝钗郑重接过,藏入贴身衣物中。
长史官又嘱咐老渔夫几句,然後匆匆离去。老渔夫招呼二人上船,掀开舱板,露出一个隐蔽的小舱室。
“委屈两位在里面暂避。沿途或有盘查,无论发生什麽都别出声。”
宝钗扶着黛玉钻入舱室。里面狭小阴暗,散发着鱼腥味,但还算干净。老渔夫盖上舱板,又压上几筐鲜鱼,彻底掩盖了入口。
不久,船身晃动,渔船离岸。透过木板缝隙,宝钗看到天边泛起鱼肚白。黛玉靠在她肩上,呼吸微弱但平稳。
“宝姐姐。。。”黛玉突然轻声问,“你说。。。他现在安全了吗?”
宝钗知道她问的是新生宝玉,心中一酸,却柔声安慰:“放心。他既已非凡人之躯,定能脱险。”
黛玉沉默片刻:“宝姐姐。。。你恨我吗?”
宝钗一怔:“为何这麽问?”
“若不是为了救我。。。你和宝玉。。。”黛玉声音哽咽。
宝钗轻叹,将黛玉搂紧:“别说傻话。若换作是我中箭,宝玉也会同样着急。何况。。。”她顿了顿,“警幻仙子不是说了吗?我们本是一体。”
黛玉擡头,泪眼朦胧中看到宝钗温柔而坚定的眼神。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什麽叫“蘅芜君子的气度”。
“宝姐姐。。。”黛玉轻唤,却不知该说什麽。
宝钗替她擦去泪水:“睡会儿吧。到了我叫你。”
渔船顺流而下,偶尔停下接受盘查。有几次官兵上船搜查,脚步声近在咫尺。宝钗屏息凝神,一手紧握密函,一手捂住黛玉的嘴。所幸那些官兵只是草草查看,并未发现隐藏的舱室。
约莫两个时辰後,船身一震,停了下来。老渔夫敲击舱板三下,示意安全。
宝钗推开舱板,新鲜空气涌入。她们已停在一处石砌码头边,周围是高墙大院,应是忠顺王府的後院。
老渔夫帮忙扶出黛玉:“王府的人马上来接。老朽告辞了。”
宝钗从腕上褪下一只金镯:“老丈救命之恩,聊表谢意。”
老渔夫连连摆手:“使不得!长史官大人于我有恩,这不过举手之劳。”说完匆匆离去。
不多时,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走来,见到二人福了一福:“可是薛姑娘和林姑娘?王爷等候多时了。”
宝钗点头,扶着黛玉随丫鬟进入府中。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间僻静书房。忠顺王爷正在案前批阅文书,见二人进来,立刻起身相迎。
“两位姑娘受苦了!”
宝钗行礼,取出密函双手奉上:“王爷,这是长史官托付的重要信件。”
忠顺王爷接过密函,快速浏览,脸色越来越凝重:“果然如此!”
黛玉忍不住问:“王爷,贾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