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
掌柜面色凝重:“怕是出大事了。刚才听闻北静王府派人围了忠顺王府,说要搜捕钦犯。”
宝钗心头一紧:“王爷他。。。”
“王爷自有应对之策。”掌柜安慰道,“两位姑娘保全自己要紧。”
马车行了约一个时辰,来到一座荒山脚下。山顶隐约可见一座庵堂轮廓,在月光下显得阴森诡异。
“水月庵到了。”掌柜停车,“山路狭窄,马车上不去。两位沿石阶步行,约半里路即到。庵中虽无人,但基本设施尚全。明日午时我派人送饭来。”
宝钗谢过,和黛玉下车登山。石阶长满青苔,湿滑难行。黛玉身体虚弱,几次险些滑倒,都被宝钗扶住。
“看!”黛玉突然指着前方。
庵门前竟有微弱灯光!
宝钗心头一紧:“有人?”
二人屏息靠近,从窗缝窥视。只见佛堂内点着一盏油灯,一个僧人打扮的男子正在佛龛後摸索什麽。
“不是普通僧人。”宝钗低声道,“你看他的靴子——官靴。”
果然,那僧人虽着袈裟,脚下却是一双精致的官靴。只见他在佛龛後按了几下,佛龛竟移开,露出一个暗格。男子从中取出一个小锦盒,小心放入怀中,然後复原机关,吹灭油灯准备离开。
宝钗忙拉着黛玉躲到树後。僧人出门四顾,确认无人後匆匆下山。借着月光,宝钗看清了他的脸——正是北静王世子身边的心腹谋士!
“果然有蹊跷!”黛玉轻声道,“那锦盒里定是重要物件。”
宝钗点头:“我们跟上去!”
二人悄悄尾随僧人下山。那僧人十分警觉,不时回头张望。好在月色朦胧,树影婆娑,宝钗和黛玉又穿着深色衣衫,未被发现。
僧人来到山脚一处凉亭,亭中已有一人等候。那人背对月光,看不清面容,但身形挺拔,衣着华贵。
“东西拿到了?”那人问,声音低沉威严。
僧人恭敬奉上锦盒:“回王爷,在此。”
王爷?!宝钗和黛玉心头一震。难道是北静王?
那人打开锦盒,取出一粒红色药丸,在月光下泛着诡异光泽。
“红丸。。。”他喃喃道,“终于到手了。”
僧人谄媚道:“王爷神机妙算,义忠亲王那边。。。”
“住口!”那人厉声喝止,“隔墙有耳!”
宝钗和黛玉屏住呼吸,不敢稍动。那“王爷”将红丸小心收好,与僧人匆匆离去。
待二人走远,宝钗才长舒一口气:“不是北静王。。。是义忠亲王!他们果然勾结谋反!”
黛玉点头:“那红丸定是用来毒害皇上的!我们必须阻止!”
宝钗思索道:“先回水月庵看看暗格里还有什麽。”
二人返回庵堂,按刚才所见打开机关。暗格中空空如也,只有一张纸条。宝钗取出查看,上面写着几行小字:
“三日後子时,东华门换防,丙字队皆我子弟。红丸入茶,一了百了。事成後,北静领兵部,吾登大宝。”
宝钗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谋反的密令!三日後子时。。。不就是太後寿辰当晚?”
黛玉急道:“必须立刻通知忠顺王爷!”
宝钗却摇头:“王爷现在自身难保。何况。。。”她犹豫道,“我们甚至不确定王爷是否知情。”
“那怎麽办?”
宝钗沉思片刻:“找宝玉。他现在应该已经到京城了。”
“可京城这麽大,去哪里找?”
宝钗眼中闪过决断:“荣国府。他一定会想办法救老太太和太太们。”
黛玉担忧道:“但荣国府被北静王府的人看守。。。”
“再危险也得一试。”宝钗坚定地说,“这关系到皇上安危,天下苍生!”
二人匆匆离开水月庵,向京城方向奔去。夜色如墨,前路茫茫,但她们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等待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