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病弱书生郎后百度 > 第269章(第1页)

第269章(第1页)

这些顾虑赵德不是没想到,为此他还特地向衙门的仵作求证过。

那仵作懂点儿医术皮毛,虽不能治病解毒,但識得方子上的用料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良药。

赵德一嗤:“你少在这信口雌黄!想凭三言两语就诓骗得县令大人只信你一个,白日做梦!药方到手,你已然是个没有利用价值的废人了,识相点趁早认栽求饶!兴许县令大人开恩,本来要将你五马分尸的改为扒皮抽筋!”

樊旭喝了半碗参汤续上劲来,听赵德的话两眼直放光:“这个主意好!给我把他看牢了,别让他自裁!等本官身子好全,要一点一点的折磨死他!”

简言之望着这一对乐到找不着北的主仆二人落下四字评语:“冥顽不灵。”

能捏住命门的药方当不成护身符,简言之到衙门的第五天,终于把客房软榻换成了大牢石板硬床。

县衙的牢狱和他想象的差不多,阴冷逼仄,昏暗潮湿,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散不尽的霉味。

简言之翻来几块干草随意垫了垫,顺便找了块平整些的墙面靠着梳理他的计划。

进衙门本就是他计划里最重要的一环,赵德的挑事收押不过是顺势而为。

樊旭是注定要在这个位置上结束他的官僚生涯的,因此简言之给他安排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告别仪式。

没有什么罪名比官逼民反更能震动朝野了,消息一旦传开,圣上就能以此为典型肃清贪官污吏。

而要让百姓齐心协力的站在官府的对立面,除非是他们尊崇信仰的人受到恶势力迫害,踩到了他们正义善良的底线。

所以简言之以身为饵来了衙门。

在官逼民反的举措上他也做了两手准备,一是摸清衙门里现有的差役数量,趁换班时拿药粉放倒他们,再打开大门让‘起义’的百姓冲进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伤亡,毕竟差役们配有刀刃,和用棍棒当武器的百姓敌对还是后者比较容易吃亏。

但衙门里外好几重门,摸清情况需要时间。且在这个特殊时期,樊旭身边的差役尤其多,若无内应,单凭简言之一个人很难一举得手。

二是借力打力。

在识破樊旭放任病症恶化的意图后,简言之就尝试过联系远在别镇的郑庭。

他利用飞鸽传书给郑庭捎信,请人到沧州去找一趟章酩。

可惜章酩受皇令微服巡视,前往各个州府收集罪证。没有人知晓他进展到了哪一步,是否已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就连沧州这个地名都是范成枫从他们临别的会面闲谈中听来的,简言之也不能确定章酩一定会去。

简言之原没对郑庭找到人做多大指望,不成想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竟还真让郑庭在沧州见到了章酩。

沧州离明望镇相隔数千里,冬日雪地难行,纵使快马赶来也耗了近大半个月。前几日简言之收到传书,说他们再有七日便能抵达明望镇。

他所能做的就是拖时间,拖到章酩进城,百姓们高举旗帜大声喊冤。请求章大人做主,还明望镇朗朗青天。

落草毒确实是简言之的手笔,至于药方就纯粹是意外之喜了。

见过药方的人简言之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

郑家自不必说。

司逸因差役出言不逊与其结下梁子,恨屋及乌,巴不得一口药粉喂死樊旭。

那么送药方的人是谁,答案呼之欲出。

樊旭饱受惊恐与磋磨,身心俱疲,被差役们搀扶回里间后整整昏睡了大半日。

梁仲秋在偏厅等待良久,看着外边的日头由东转西,渐渐敛去最后一丝余晖。案几上的茶盞凉了又换,换了又凉,他指尖无意识敲着桌面,发出陣陣迫切的轻响。

直至烛火渐次亮起,总算盼得赵德提着食盒匆匆进来了。

“梁郎君久等了。”赵德一面摆出几碟饭食一面恭敬道:“小的适才在给樊大人熬藥,因此耽搁了些时辰,您莫见怪。”

梁仲秋倏地起身,衣袖带起一阵風:“无妨无妨县令大人病情如何,可愿意见我了?”

赵德臉上堆起笑:“小的正是为这事来的,县令大人照您拿来的方子服过藥,咳嗽立即缓了大半。这不,大人特地赏下饭菜,讓您用过之后随小的去里间叙话。”

梁仲秋听他这样说心下大喜,胡乱扒了几口米饭就催促道:“仲秋一介白衣岂能讓县令大人等我?有劳赵差头引路,先去会见大人要緊。”

赵德很是满意梁仲秋的识趣,不免对他更为尊敬:“也好,那梁郎君这边请。”

再次踏进衙门后宅,心境和第一次来时便大不相同了。

青石板路在灯笼映照下泛起濕漉漉的光,夜風灌进鼻息,吹去心头压抑已久的憋闷。

梁仲秋步子踩得踏实,眸光却不由自主飘向内室旁的台阶——数月前,他就在那里站了整整三个时辰。

那日汗濕的衣衫被滂沱大雨淋得透彻,漫天雨幕里没有一条是他的前路。

而今重返故地,他为座上宾,简言之为阶下囚。这种天与地的差别,讓他从骨子里感受到了一丝畅快。

赵德俨然也想起了他先前的遭遇,轻咳一声掩去尴尬:“梁郎君请吧,大人吩咐不必通传,您可以直接进到内室。”

屋内烛火通明,樊旭披着件常袍靠在榻上,面色仍旧是苍白,但好赖眼睛里有了些神采。

见梁仲秋进门,他抬手虚指了指下首的团凳:“来人,给梁后生赐坐,再奉上盞香茶来。”

梁仲秋躬身道谢,按捺住心潮澎湃,依言坐下并盡量做出副从容样子接过茶盏浅啜几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