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在西汉庖厨养娃 万重泉 > 第2章 第 2 章 卖竹甑(第2页)

第2章 第 2 章 卖竹甑(第2页)

季凤从怀里掏出一小包荷叶包着的东西,“冯大的阿母见我猪草割得多,晌午给我盛了碗白米饭。”

冯家这样的乡里富户,一日比细民要多食一餐,中午会煮中食,吃的白米,不过他们家人口多丶嚼用大,也是按量煮的,今天冯大的小儿突然哭闹要吃水引饼,米饭就多了出来,平常是不会有多的。

季凤觉得自己运气好,不过她没舍得吃,吃完自己的糠菜团子,米饭用荷叶包着,带回来和姊姊妹妹一起吃。

缺衣少食的时候,季胥也被感染,会心而笑。

“我去煮米粥当晡食。”光是米饭不够三人,加水煮成粥才够饱。

季凤说着去竈屋生火,陶釜里水开要一会子,她便出来和阿姊说会话,才注意到季胥把竹破成极细的篾片,挠挠头,“阿姊,竹子不用这样细也能烧,多费了功夫。”

“不拿来烧,我想编点竹甑拿去卖。”其实就是後世的蒸笼,但这时的蒸具是“甑”,陶制为主,还没有蒸笼一说,她也就干脆叫竹甑,以便理解。

“再买点肉和稻谷回来。”季胥说着,手上动作不减。

蒸笼有蒸笼盖丶蒸笼底,中间要有牙缝以便上下层嵌套,每层大约十公分高。

季胥先把竹子砍成两米长,在破成十二爿,破除竹青和竹黄後,一根平正的篾条就制好了。

不忘削去些刺,让其表面光滑些,这里有刨刀做起来更顺手,这会儿也只能用柴刀凑合。

再把两头削薄,用钉子在两头连接处凿好六个孔,这钉子还是屋子里挂糠袋用的,是家里唯一枚铁钉,她暂时取下来用,孔凿好用篾丝扎紧。

这里中夹就做好了,紧接是牙缝丶外夹丶底档……末尾把这些部件组合起来。

竹甑?

季凤眼看一个溜圆,带盖的物件就做好了,光看外表,叫人以为是藏物的笥箧,笥箧也有竹编的,记得从前家里有一个,拿来装衣物,不过是方的,分家後自是成了大房的。

而且,笥箧内里怎麽可能是一根根竹段镂空?

“阿姊,这样能装什麽?这里该漏东西了。”季凤把手指穿过竹段的缝隙。

“装盘盏碗碟。”季胥来到竈屋示范。

後头季凤季珠跟前,满是好奇。

恰好釜里水也开了,季胥把蒸笼架在釜上,揭开盖,“一些放凉的饭菜放里面,就能蒸热了。”

像许多人家图省事,朝食多做些,晡食热一热就能吃,陶甑足够高,但隔层却没竹甑多,且不够轻便,季胥想,这还是有卖点的。

这一晚,季胥用三根竹的中间部分,编出了十个竹甑,一只新筐箩。

顶部的竹梢粗度不够,用不着,季胥便配合竹枝,扎了三把扫帚。

底部的竹兜节又密又硬,也不适用,季胥也没浪费,收在屋里墙根下,准备日後破开两半,拿来做器皿。

夜里点不起烛,三姊妹早早躺在板床上,借着窗子的月光,季凤在数她藏在老鼠洞的铜钱,加上今天得的一钱,一共十枚。

“阿姊,这钱你也带着,若是竹甑不好卖,便拿这钱买些稗子米回来吃。”

对于这竹甑能否卖出去,季凤心里没底。

家户都用陶甑,这模样大变的竹甑,会有人买吗?

稗子米味道甘苦发涩,胜在价贱,十钱就能买一斛。

且到底算是米,比糠要好些。

季胥知道,这十个子是家里仅有的钱。

原身在宫里月钱被克扣,没能攒下,还是当了两身细布衣裳,才能走回来。

家里现在就一个字,穷。

“好。”

虽说她对自己的手艺有自信,但谁也不知道明天是什麽情况,也没大夸其辞,想着若是挣了钱,再把这十钱原样带回来,留给季凤做体己,八岁的小孩去牧猪养家实属不易。

次日,朝食就吃的一釜烩苋菜,是昨个季胥背柴回来在山脚下发现的,顺便掐了一把回来,如今清水烩了,撒些盐巴,勉强果腹。

她们屋後有两畦菜地,还是从前母翁在世时开垦的,不过现在没的银钱买籽来种,已是荒着。

季胥想着,要是今天钱还凑手,再买点菘菜丶芹菜和芸苔籽回来,赶着时令种下去,随吃随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