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父道:“姓汪,汪郡守。”
季胥想,这汪业与王业,应该就是同一人了,若他是汪郡守家的逃奴,倒说的通,许多奴婢会冠以主人的姓,这汪业逃亡在外,也许用回了本姓,也许随意化了个王姓。
只是田氏与他什麽关系,为何将信牍与两身衣裳交由他来寄,这一切,可能得去一趟涿郡,方能找到答案。
次早便啓程去了隔壁的涿郡,早听说涿郡铁矿多,这会亲见了才觉震撼。
只见光秃秃的黑灰矿山,连绵起伏,山脚下不少的冶铁炉与熔炉,占地二三十亩,炉顶浓烟滚滚,落在人脸上仿佛能搓出炭黑的颗粒。
一些劳力在熔炉旁蚂蚁似的攻山取矿丶运矿丶烧炉,他们有的是刑徒,有的是铁官徒,也有的是放流的罪犯。铁官在一旁监工,不时的催人加快。
这是官府官营的铁业,汪郡守的府邸在治所涿县。
她们一路进城,还看到不少荒废的小作坊,这些都是从前一些富贾拿来冶铁丶或是改铸铁具的。
不过自从盐铁官营後,这些私营作坊就不让开了,大一点的,像刚才见到的矿山边的大熔炉,被官府收为官有,重新的利用起来;
小点的作坊就经年的闲置了,如今枯叶萧条,有些孩童在里头钻来钻去的躲迷藏。
路过都亭,只见上头张贴的告示已经斑驳,不过还是能辨出上头所书:
逃奴汪业,曾受劓刑,中壮,肤黑,黑发,椭面,目击者上报县廷。
下附一张汪业的画像。
和邮人描述的王业是吻合的,她正坐在车上详看,却见一亭吏出来,将榜上的这张告示揭了下来,她忙的问:
“官爷为何揭了它?可是这逃奴已经有下落了?”
“早抓回去了。”亭吏道。
这麽说,王业的下落是有了,郡守府,既然被抓回,应该去郡守府打听一番。
只是问路找到那,也只能绕着那高门大院干瞪眼,一个能说话的人影也见不着。
但凡靠近大门,那威风的门吏便抄起棍棒来驱赶她们,
“做什麽的!寻人上大街上去!我们这没有你要寻的人!还不快滚!”
别说门前的台阶了,就是连门口的石狮子都靠近不了。
将她们赶了,对着轺车下来的贵人点头恭身,客客气气的相迎。
气的季凤叉腰骂道:“瞧他们那副嘴脸,这里外都说汪郡守廉政爱民,门下吏竟这样拜高踩低的,我呸!”
她们一时打探不着郡守府的消息,只能暂时在逆旅住下来,好在之前两站挣了点盘缠,关了房门数了数,还能有二十五两。
“咱们在涿县没有房舍田亩丶没有买卖,得尽快打听着阿母的下落,不然就坐吃山空了。”
季凤道,这逆旅住一日可不便宜,还得留出找着阿母後回程的盘缠,她都想去附近找点活干了,成日在旅店里,闲不住。
季胥哪放她出去,令季珠教她认认字,她们包袱里是带了书卷的,路上走了一个多月,季胥将车时会教两个妹妹认字,不过季珠记的牢,季凤隔天就忘了,这会让她们温书消磨一番。
自己去了郡守府附近,她发现这郡守府进出有序,天不亮会有专门送菜蔬鲜肉的丶倒夜香的,黄昏会有收垃圾并弃灰的。
不过都止步在角门旁,里头的奴婢拿了进去,或拎出来。
她看这两日,除了些衣着华美的达官贵人,没有旁的外人进府。
这日稍有不同,侧门套了马车,车夫驭车候在角门旁,一个穿金戴银,打扮体面,身形强健的仆妇上了马车。
季胥一路跟到了东市,这里不仅货物琳琅,还有各地来的奴隶。
那些人牙子将那健妇左右拥簇,笑脸迎道:
“赖夫人,您好久没来了,我这新到一批健奴,个个都不生病,买回去就能做活。”
“赖夫人来我这看看。”
“来我这儿!别挤我。”
那赖夫人满脸神气,将手一指,挑了五六个手脚齐全的奴隶。
只见那些奴隶被缚住手脚,和牛羊关在一个笼里,被点到的,人牙子便将他们牵出来,赖夫人拍拍他们的脸,掰开嘴看看牙齿舌头,好的就留下了。
那笼里还关着个小女子,才五六岁的模样,虱子在她脑袋上乱爬,干瘦的和柴杆一般。
人牙子指着她道:“这个半价卖给赖夫人,留着做点杂碎活儿也好,手脚都还利索,从小养的认主,日後打骂了也不逃。”
赖夫人掐了她胳膊一把,发现不会叫,因道:
“你敢糊弄我,这分明是个哑货,再少一千钱,我就买你的。”
那人牙子忙说不敢,又应承了赖夫人的杀价,将那小女解开镣铐,交给赖夫人带回去。
一个健康的大奴值万钱以上,这年幼的哑女则卖不上这个价,这里在算总钱。
季胥瞧着那小女孩有些眼熟,竟像是从前落户在本固里,那贼妇肖妇人的“女儿”小幺。
看来这小幺果真是那贼妇的障眼法,不定哪里掠的旁人的女儿,她向左右笼子看了看,并未找见季虎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