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基准线看来让某人当十七年公主,实在……
第68章
林之奕沐浴後,躺在了她更喜欢的碧桐院的这张舒适床上,扒拉过布偶元宝揉捏了一会儿,开始看景玥写的《论民生》策论。
景玥之前一直做公主,当‘林之奕’才半个多月,所以,他对民生的了解其实极其有限。
仅涵盖于他看过的书本以及夫子的讲述。
在国子监做夫子的人,大多是有过地方做官经历的,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所以,他们自然见过民生。
这些耳濡目染的经历转化成知识再传输给学生们,能让学生们了解到四五分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这些学生们大多都是世家子弟,是家里的宝贝,又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怎麽能懂得深刻呢?
即便有善心,也显得有种‘何不食肉糜’的天真。
不过,这当然无需过分苛责。
人生还长,每个人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像叶长宁那样在大理寺任职了三年的人,在这三年上千个日夜之中,已经接触了解到了很多的民生,成长得很迅速。
而像周名砚这样的赤子之心的少年们,还需要时间来长大。
所以,林之奕看景玥写的这篇论民生的策论,能明显看出一些假大空的论述,想象居多,实际可施行的概率不大,因为要考虑很多因素,要因地制宜,也要因人制宜。
不过,对‘深宫公主’景玥来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字里行间,能看到他的热血与激情。
看来让某人当十七年公主,实在是憋坏了他这满腔的抱负。
林之奕在景玥的策论里找到了自己论述时要参照的基准线。
明天再看看周名砚那小子写的策论好了。
多一条基准线,她就多一份把握。
景玥的论民生主题论点落在了‘民安’二字上。
——国家强盛,才能民安。百姓安全,才能好好生活。
他的角度更宏观,以家国的角度写的,毕竟他是皇子嘛。可以理解。
林之奕初步构思,是想从‘农’的角度来论述。
民以食为天嘛。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