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离开後,陆子涵走到白可身边,轻轻叹了口气:“这位学弟似乎不太好接近。”
白可没有接话,只是默默收好笔记本电脑。
接下来的两周,论坛筹备进入关键阶段。白可经常在学生会办公室加班到很晚,陆子涵也总是找各种理由留下来陪她。
“这麽晚了,我送你回宿舍。”这天晚上十一点,陆子涵拿起外套,对刚完成宣传稿的白可说。
确实很晚了,白可便没有拒绝。
秋夜的校园静谧安宁,路灯在石板路上投下温暖的光晕。两人并肩走着,陆子涵说起他大一时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经历,风趣的讲述让白可忍不住笑出声来。
就在他们走到白可宿舍楼附近的小路时,看到前面有一个人。白可定睛一看,竟是陈一屿。
他站在路灯下,手中拿着几本厚厚的外文书籍,目光落在陆子涵搭在白可肩头的手上——刚才下台阶的时候,白可扭到了脚,陆子涵扶了她一下,手却没有及时收回。
“陈一屿?”白可下意识地後退一步,与陆子涵拉开距离。
陈一屿的眼神冷得像冰,他什麽也没说,只是对白可微微点头,便转身离去。
“他好像误会了什麽。”陆子涵笑了笑,语气却并无歉意,“需要我去解释一下吗?”
“没关系。”白可轻声说,“我们本来就不熟。”
这句话说出口,心里却泛起细密的疼痛。
论坛正式开始前一天,白可去物理系送资料。在走廊里,她意外地遇见了陈一屿。他正与一位教授讨论问题,专注的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看见白可,教授结束谈话离开。陈一屿站在原地,似乎在等她先开口。
“这是明天的流程安排,”白可将文件夹递给他,“你的发言在第三场。”
陈一屿接过文件夹,却没有立刻离开:“你了解陆子涵吗?”
“他是学生会主席,能力很强,对部员也很照顾。”她谨慎地回答。
陈一屿的嘴角扯出一个几不可见的弧度:“照顾?确实很‘照顾’。”
“你什麽意思?”
“去年,我有个学姐,也是学生会宣传部的。”陈一屿的目光锐利,“陆子涵对她同样‘照顾’,直到她因为感情问题影响了成绩,失去了保研资格。”
白可不知道这些事。
“当然,这与你无关。”陈一屿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冷淡,“我只是不希望你因为个人问题影响论坛筹备。”
说完,他转身离开,留下白可一人在空旷的走廊里。
回到学生会办公室,白可发现陆子涵正在她的工位前,翻看她桌上的一本笔记。
“回来了?”陆子涵若无其事地直起身,“物理系的资料送到了?”
白可看着他温文尔雅的笑容,突然想起陈一屿的话,心里升起一丝寒意。
“刚送到。”她简短回答,将笔记本收回抽屉。
陆子涵似乎察觉到她的疏离,柔声道:“明天论坛结束,我请你吃顿饭吧。”
白可看着他那双总是含笑的桃花眼,第一次注意到其中闪烁的陷阱。
“明天结束後,我约了室友。”她婉拒。
陆子涵的笑容淡了些,但很快恢复如常:“那下次吧。”
他离开後,白可打开抽屉,拿出那本陈一屿还给她的物理笔记。扉页上,他清秀的字迹依然清晰:“感谢那个雨天的你。”
窗外,秋风乍起,卷起一地落叶。白可忽然意识到,有些关心是真诚的守护,而有些照顾,不过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而那个假装不认识她的人,也许从未真正忘记过那个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