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的“海宝”蓝
那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标语迅速覆盖了街巷的围墙。
蓝色的“海宝”吉祥物,咧着大大的笑脸,出现在文具店丶小卖部的橱窗,甚至露露新买的T恤上。
我趴在课桌上,听着那些关于“国家馆日”丶“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陌生词汇,心里像被羽毛搔着,痒痒的。
一种模糊的丶与有荣焉的自豪感,混合着对那个光怪陆离的远方的好奇,在心底滋生。
“下个月,我们去上海看世博会,怎麽样?”
一天晚饭时,妈妈炒的土豆丝有点咸,我正埋头扒饭。
爸爸突然出声,用筷子指了指墙上挂历用红笔圈出的日期
“真的吗?”我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
“当然,”爸爸得意地挑眉,“带咱们念念去见见世面,看看真正的世界。”
那一刻,我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在上海的见闻,以及回来後,如何在叶知夏丶露露她们面前,用一种看似不经意的语气提起,“哦,那个沙特馆的月亮船啊,我在世博会亲眼见过!”
憧憬让一切都变得神圣起来。
中国馆“东方之冠”的图片被我从报纸上剪下来,贴在笔记本扉页,替代了已经卷边褪色的周笔畅不干胶贴纸。
“东方之冠”
我看着那抹恢弘的红色,想象着站在它脚下仰望的震撼。
我迫不及待的在我们“汉师小分队”的群里分享这个消息。
轻舞飞扬:【图片:中国馆夜景】我爸说要带我去!
江湖远:羡慕!听说沙特馆有IMAX屏幕,像真的在太空里一样。”
跳舞的雪花:听说那个馆要排八个小时!
轻舞飞扬:到时候,我给你们带海宝钥匙扣!
————
学校里自然也刮起了世博风。
世博知识竞赛丶征文丶绘画比赛……
“城市梦想”成了我们作文里最高频的词。
陆星野的画画天赋在那一年突然爆发。
在沈姨的画室里,他画了一座悬浮在空中的城市。
画面上铺满大胆的蓝色色块和银色线条。
“怎麽样?”他放下画笔,有些得意地瞥了我们一眼。
“这是什麽?”江远舟凑过去,歪着头打量,“怎麽像变形金刚住的地方?”
“你懂什麽!”陆星野难得一脸认真,“这叫未来感。”
我们面面相觑,确实不太能理解这堆线条和色块。
但我看着他,竟从他眼睛里看到了亮晶晶的东西,像是对着某个遥远未来的惊鸿一瞥。
这幅我们看不懂的画,却得到了美术老师的大力赞赏。
“空间感很好,”老师指着画面上大块的蓝色,“这种想象力,很难得。”
最终,陆星野的画得了一等奖,被装裱起来,贴在学校宣传栏最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