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似乎是约会
餐厅是陈云生选的一家需要预定的私房菜,环境清幽,菜品精致,距离公寓也不远,所以两个人是步行前往。
吃饭的时候,他的话依然不多,但偶尔会问起她工作上的进展,言辞间褪去了审视的意味,多了一点朋友间闲聊的轻松。
“推广方案定稿了?”他问。
“嗯,下周内部过会,没问题的话就提交给宋总那边最终确认,”姜楠切着盘子里的牛排,“希望别再出什麽岔子。”
“方案本身没问题,就不会有大问题。”
姜楠点点头,心里安定了不少。
然後两个人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而话题不知道在什麽时候飘向了小说——姜楠依稀记得似乎是谁路过的时候在聊阿加莎,然後她和陈云生就慢慢聊起了这位推理大师。
姜楠原本以为他对推理小说这样带有娱乐性质的作品不敢兴趣,却没有料到他不仅阅读了阿加莎的作品,而且还对波罗和马普尔小姐还産生了一点神往。
于是在接下来的用餐时间,姜楠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开始想象他坐在老宅那个属于他的院子里,专注而安静的阅读模样。这份想象和眼前的男人渐渐重叠,褪去了冷硬,增添了温润的柔和。
她忽然觉得他就像一轮月亮。清冷丶遥远,带着一种难以接近的孤高感,却会在某些时刻,流露出意想不到的丶细致的温柔,如同皎洁的月光般,会无声地照亮某一个漆黑而寂静的角落。
“你好像很喜欢看书?”她鬼使神差地开口,但话一说完她就後悔了。
这问题太蠢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简直是显而易见——无论是老宅,还是公寓,他书房里的书架都塞得满满的。
陈云生微微擡头看向她,并不觉得这个问题突兀:“算喜欢吧。看书能让人静下来。”
“哦,”姜楠努力接话,“我也算喜欢吧,不过我看的都是些杂书,小说什麽的,跟你看的类别应该不一样。”
虽然陈云生表现出了对推理小说的喜爱,但她莫名地觉得他钟爱的应该都是些厚厚的丶充满晦涩术语的大部头。
“小说也很好,”陈云生和颜悦色地说,“故事是理解世界和人性的一种方式。”
他的评价让姜楠有些意外:“你不觉得看小说不务正业?”
“当然不觉得,”陈云生微微挑眉,“商业决策很多时候也需要对人性的洞察。而好的小说家都是洞察人心的高手,阿加莎就是其中翘楚。比起一些玄之又玄的杀人理由,她笔下凶手们的杀人理由反而朴素真实,作案手法也符合人性。”
这个角度是姜楠从未想过的。她眨了眨眼睛,觉得眼前这个月亮一样的人,似乎沾染了一点凡尘的微光。
“那你最近在看什麽书?”她鼓起勇气问。
“一本关于中世纪欧洲贸易史的书,”陈云生回答,看到姜楠瞬间有点茫然的表情,他的唇角浮现一点淡淡的笑,“比较枯燥,没有《呼啸山庄》有意思。”
姜楠惊讶:“你还记得?”
那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
他淡淡应了一声,没多做解释,转而问她:“你呢?最近有看到什麽好看的故事吗?”
话题突然抛回给自己,让姜楠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她才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最近都在啃项目资料,没怎麽看闲书。上次看完的还是那本……嗯……美食随笔。”
她说了一个作者的名字,是个以文字温暖治愈着称的女作家。
“她写的东西很生活化,看着很放松。”姜楠补充了句,有点担心他可能不知道这个名气不是很大的作家。
但陈云生却点了点头:“我知道她。她的文字很鲜活,像——”他停顿了一下,在寻找着合适的词,当他的眼睛看见姜楠耐心等待的表情时,他忽然想起姜楠穿着柔软家居服,盘腿坐在灯下的模样,于是他莞尔道,“像冬天里的一杯暖手的茶。”
他的比喻让姜楠微微睁大了眼睛。
她没想到他会知道这位偏生活化的作家,还用了这样感性又贴切的词语来形容她的作品。
“你也看过她的书?”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点惊讶和欢喜。
“翻阅过几本,”陈云生的语气很平淡,“有时候需要换换脑子。”
对话进行到这里,姜楠感觉最初的那点紧张和无所适从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大半。他们竟然就这样平心静气地聊起了书——虽然看的类型天差地别,但他似乎并没有她想象中那麽高高在上和不近人情。
他就像月亮,虽然清冷,但月光洒下来时是平等而温柔的。
而她,或许比他想象中要更丰富一点点,不像他说的只是一杯暖手的茶。
“其实,”姜楠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我觉得你有点像月亮。”
“月亮?”陈云生显然对这个比喻感到意外。
“嗯,”姜楠点点头,声音轻轻的,“很亮,但是有点远,有点凉。”说完,她就感到一阵忐忑。
陈云生沉默了片刻,没有否认,也没有赞同,只是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餐厅冷白得近乎耀眼的灯光,落在她的眼里却映出一种澄澈的丶温暖的亮色。
而如果用物去比拟此刻的她,陈云生会选择太阳,更确切地说,是一颗含蓄的小太阳。不灼热,不张扬,却自有温度和能量,在不知不觉间驱散周遭的寒意。
但这个念头,他也只是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