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长乐宫传说 > 碧玉豆糕(第1页)

碧玉豆糕(第1页)

碧玉豆糕

“主子,该起了。”雪青色的纱帘外响起轻柔女声,在安静的寝殿中如雨水打在荷叶上。

郑妙缓缓睁开眼,恍惚了片刻,这才坐直起来,伸手抚过帐子,如握了一把云霞在手。

服侍的宫女麻利地打理起来,有打帘子,有捧洗漱器具的,有托衣裙的,有递绣鞋的,四人都梳着一样的发髻,皆以一银簪固定,进退有度,简直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郑妙安静地仍她们打理,只在挑拣今日所着装时自做决定,选了一件藕荷色宫裙,上面用金银线绣出闲逸仙鹤,腕上推上一对蜜蜡手串,以玉钗束发,再加上一支宝石簪。

这宝石,以细小米珠为花蕊,翡翠薄片细雕成花叶,碧玺做成花蕾,点翠化作花托。还有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停落于芙蓉花上,其翅膀也为翡翠薄片雕成。实在是精致非常。

郑妙伸手摸了摸自己一头乌云般的秀发,不由得生出几分唏嘘,在现代自己被应试教育折腾得发际线逐年上移,未满三十就经常为此发愁,来到这里成了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宫妃,问题倒是迎刃而解。

她年幼时父母双亡,母亲有个小姐妹是潇洒的独身主义者,尽心地将她拉扯大。日子也算过得平凡却温馨。都是寻常人物,不算人中龙凤也不算蠢钝,一路有点小颠簸,也升学读到了研究生,步入社会有了一份各方面还过得去的工作,只不过养母去世後,有些孤单了。而谁能料到,一场车祸将她送来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安在了一具美人嫔御的躯壳里。

郑妙装病,仔仔细细观察了周遭一个月,生怕露出马脚,被当做异端处置了。

也还好,正巧是先帝大丧刚结束,之前举哀,种种礼仪繁重非常,太後休养,皇後宫中也安排太医调理,其馀妃嫔中,高位的庄妃和林妃,一向身体硬朗,亦是传了几次太医。皇上要斋戒祈福,为大典做准备,皇後便下了口谕六宫休养生息,不需往坤宁宫请安。这也才给她了一个极好的缓冲期来适应。

如今所处之地,不像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若要说相近,倒是像明朝,有南北二都,都住紫禁城,有东西六宫,只是皇帝姓诸,宫殿名也不和她所在的时代一样。

例如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白月光富察皇後住过的长春宫,这里叫做寿昌宫。

被琼瑶奶奶安排给五阿哥的景阳宫,叫做昭阳宫。

还有宫斗文大前辈熹妃住过的永寿宫,叫做长乐宫。

以及她老对头乌拉那拉氏所住景仁宫,则叫做承光宫。

不过名字换了,仍然都是两进院落大别墅,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郑妙,是南直隶的采选入宫的小家碧玉。除她外,太子还有一妃二嫔一良媛二淑女,如今随着他登上大位,潜邸衆人的身份自然也都水涨船高。太子妃李见筠顺理成章册为皇後,两位太子嫔庄月明和林岚晋升妃位,良媛张仪晋升嫔位,而郑妙和另外两位淑女何惜丶任佳封为娘子。

後宫中等级森严,妃嫔从上到下依次是皇後丶二贵妃丶四妃丶六贵嫔丶八嫔丶十贵人丶十二娘子丶十四选侍,另有待召不计。还有女官组成的六宫二十四局,也有品阶次序。

算起来,郑妙只是倒二位的主子,只能住在偏殿,但好歹是个能享乐的位置,不用起早贪黑地做活,上级也就寥寥数人。尚可尚可。

原身是个安境内敛不常与人往来的性格,和宫人交谈也不很多,是故郑妙能浑水摸鱼。更好的是,虽然她几乎避世,但却心明眼亮,爱读书,对外面的消息也始终留着注意。

从回忆中。郑妙能大概判断出这个时期还算处于王朝强盛状态,开国一代皇帝统一华夏广大的疆域,二三代则与民休息,第四代继任者则厚积薄发将周围邻国都打服了,只有他们送宗室女来和亲的份,五六位接着又开始老黄之术,天下虽然称不上绝对的海清河晏,但也还算百姓安乐。起码生了公主,不用日夜悬心。

清朝的格格一样送出去联姻蒙古,平均年龄都只有二十几岁。郑妙虽没做过母亲,但想想白发人送黑发人,也觉得是钻心剜骨之痛吧。

如今的这第七位帝王就是郑妙的上司了。她不算得宠,接触自然寥寥,但从枝叶可见树,大概可以了解到,这位上司做事可称勤勉,为人还算温和。

郑妙入太子府也有七年,虽然平日里是锯嘴的葫芦,但几千个日日夜夜相处下来,对这群半是同事半是上级的人,了解也算不少,起码比对大老板的印象深刻。

皇後李见筠来自湖广府的簪缨世家,自幼贞静好文,擅丹青,临卫夫人字帖亦是一绝,喜抚琴,太後下旨迎她为後时,还特意加了九霄环佩琴作为一聘,在弈棋一道她也是精通,若真较量起来,还能和皇上打个平手。可谓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她有这样识文断字的功底,有抚琴作画的修养,更不用说善弈者善谋,她管理太子後院时就很有水平,如今天地变得更加广阔,更可一展拳脚了。

两位妃子,庄月明和林岚,皆来自武家,随着父亲戍边过潮州和汀州,都是飒爽不让须眉的利落佳人。只是他们一个只爱去马场猎场,一个爱关起院门舞刀弄枪,接触也并不多。

嫔位张仪,来自登州张家,这个王朝到了第七代,这个家族已经两度封为承恩侯,足可见其家族女子的能耐。

虽然郑妙的心机谋略可能比不上这些土生土长,从小就接受管家奶奶教育的大家闺秀,但是她从现代带来了摸鱼的精神啊。老话不是说,无欲则刚嘛!

至于同级同事,何惜任佳,记忆里都是绝色美人,但都有瑕疵,是连郑妙这种没有眼线,深居简出的人都知道的程度,可见一斑。

何惜骄纵,曾经苛待奴仆,任佳则因邀宠无度,吃过挂落,都受过禁足丶罚俸禄银子丶抄女则宫规的处分。

相比之下,郑妙安分守己,虽无功,却也无过,封为娘子时倒作为头名。

入宫後李皇後住在坤宁宫,而庄妃林妃则入主东六宫。庄妃住在离中轴线最近的承光宫,林妃喜静,特地挑了靠近靠近御花园的昭阳宫。而西六宫里,张嫔在翊坤宫,何娘子在咸福宫,任娘子在啓祥宫,而郑妙入主长乐宫,倒是和庄妃对应的位置,不过比起来承光宫的春恩常在,长乐宫这里只能算是东篱下丶桃源里了。

郑妙眼神流转,打量着内殿里服侍的四个宫女,连着外头四个太监,这可算是她下属了。

宫规所定,皇後有太监宫女各十六人,贵妃各十四,妃十二,贵嫔十,嫔八,贵人六,娘子四,选侍两人。不过若有皇子公主,比如养育皇长子的皇後,二皇子的庄妃,大公主的林妃,她们服侍的人手自然添置更多。

四个宫女中各自主管衣食住行,当然因为人手不多,服侍更衣用膳出行,总是一起做,只不过有个头领之人,比如清晨唤郑妙起来的乃是殿内司寝的柑儿,为郑妙布菜的则是司膳的纤儿,这二人是从潜邸就服侍的心腹人,虽然不算多麽伶俐机变,但做事也算沉稳妥帖。入宫後按着份例又添了两个,腊儿和算儿,一个月看下来也都是手脚勤快的,只盼也是老实人。若是真心能换真心,那再好不过了。

今日,一月之期满,紫禁城里满打满算也就七位妃嫔,要一同给皇後请安,再由皇後带着,去给太後请安。郑妙在脑子里一遍遍过着记忆里的环节,可不能出了纰漏。

就在她大脑转得嗖嗖响的时候,宫人们已经把梳好头发换好衣履,摆好了一桌的小点心。因为有一种面临入学考的压力,郑妙吩咐只上些简单的垫垫肚子,但东西也不算少,有攒盒点心,白玉奶茶丶金丝烧麦和红豆粥。

她略思考了片刻,饮品喝多了若要如厕可不方便,烧麦又是糯米所做,最後还是就只三块翠玉豆糕下肚。御膳房的手艺很是了得,只是吃上一口就觉得热气烦躁消散,如有淡淡竹林之风袭来。郑妙一边回味一边想,想来是铺着香叶一起蒸的,不然不会有这样草木清香。

一般日常饮食由尚食局供给,偶尔有吃的新鲜吃食,宫内皇子公主想吃的点心,还有送去给皇上表示缱绻情谊的滋补汤品,则是出自宫内小厨房。每个宫内其实都有留给小厨房的位置。只是按着宫规,贵嫔及以上的才能住在正殿,嫔位和贵人能住在後殿,娘子选侍便是住在偏殿的待遇。如今的郑妙,还只是个不得宠的小娘子,住在长乐宫差不多两室一厅的东偏殿,自然是多多发现些生活中美妙之处,待将来熬资历混上个殿长来当,再来创造美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