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长乐宫传说 > 煎饼果子(第1页)

煎饼果子(第1页)

煎饼果子

进入了十一月,皇上结束了斋戒,登基称帝。郑妙的名字也随着後宫衆人一起上了玉简,正正经经有了编制。天子守孝,以天代月,但是当今皇上对先帝很是孝顺,除了皇後和二妃,其他宫中鲜少踏足,更不用提招幸嫔御了。

何娘子和任娘子暗自较劲,今天你送一盒糕点,明天我送一盅参汤。郑妙大概算了算,差不多离上次送吃食也过一段时间了,在这两位先进分子的衬托下,有点动作也不惹眼了。

于是这日向皇後请安後,郑妙叫人传来于掌膳和宋女史。

中秋之後,这位来自豫州的姑娘,官升一级,成为青袍掌膳。自然皇後提拔了一些更为心腹的人,她在其中只算是小小晋了一步,但也足够叫这个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主子今天又有什麽奇思妙想了。”于掌膳盈盈笑着,欠身行礼,宋女士跟在身後,也恭敬动作。

“我昨日翻看游记,看到了青州有一吃食,名叫久香煎饼的。尚食局可有这道吃食?”

于典膳垂眸想了想,“主子所说,原料可是绿豆粉?”

“正是。”

“尚食局有来自青州的一位掌膳,曾为张嫔做过。倒是香酥可口,只是说到底也不过是面饼子。”于典膳失笑,“凭主子的眼光恐怕看不上。”

郑妙手指遥点着于典膳,对这纤儿笑道,“这就排揎起我来了,可见私下里没少说我嘴刁,难伺候。”

宋女史笑得温柔,“姐姐私下确实是总提起主子,但总是盼着主子更多些指点来的。”

几人谈笑着,吊炉已经支起,按着郑妙的要求,将绿豆粉调成糊,摊开煎饼。

单是这一步,郑妙便霍霍了好几碗,不是破了洞便是软瘫不成型的,她真的手背扶额,笑着後退,“看来我只是个享福的,需得诸位巧手了。”

于典膳和宋女史含笑接过,她们一人来自北地,这些大饼吃食是做惯了的,一个是家在江南做船点的,手更是灵巧,尝试了几次,便成了形似荷叶,薄软如纸的煎饼,豆粉的清香,和着摊入其中的鸡蛋鲜香,可真叫人嘴馋。又起油锅,炸出些酥脆的棒槌馃子或馃箅,抹上面酱丶腐乳,撒上葱花,卷进去,便成了。

长乐宫上下连着于典膳宋女史二人,吃得咔哧咔哧香,人人都满嘴油花子,配着热腾腾豆浆,这个寒意料峭的清晨,也过得惬意非常。

净了面,郑妙和于典膳宋女史进屋用清茶。于典膳面露肯定,“这可真是极好的东西,这宫里以後的早膳都不会少这一碟了。”宋女史笑道:“这样香的味道,起码西六宫都要传遍了。恐怕今日就会有人来拜访主子。”在这新鲜吃食送到各宫後,果然如她所料,长乐宫又热闹起来。除了照例皇上太後皇後二妃的一波赏赐,两位娘子都来拜访。

何娘子首先杀到,边吃煎饼果子边用茶,嘚啵嘚又聊了一上午。

“我昨日去陪皇後娘娘聊天解闷,看见她绣架上的千里江山图,可称一句名家所做。这天下竟有这样钟灵毓秀之人,是管理内廷上上下下没有一人不服的,是琴棋书画的大才女,连女工这小巧,也是出类拔萃的。”

郑妙点头道:“想来也是一通百通的,皇後娘娘的花样子就比别人高出多少档次去。没有匠气,又不酸腐,寥寥几笔便意味深远绵长了。

“那可不。比那些外夷玩意妙多了。前些天,庄妃姐姐宫中,皇上又赏赐了好些广府来的西洋玩意。我去瞧了,里面有一大瓶子叫佩弗於的,那味道可真霸道极了,偏叫那只叫墩子的胖黄猫给顽皮扑碎了,整个承光宫的味可冲了,门窗都大开,还是许久才散。”

郑妙笑道,“我说了,前日怎麽那样香,还道是花房培育出了什麽奇珍花卉。”

“你这地都闻得真真的,那乾清宫的皇上,坤宁宫皇後,还有慈宁宫太後,恐怕也都被香风熏了一遭。这东西我可不喜欢,瓶子上还画着赤身裸体的小孩子,背上长着毛茸茸的肉翅,真是古怪。”何娘子边说边撇嘴,不过想来,如果皇上真的有所赏赐,她一定乐不可支,一身香风地过来显摆。

“大公主前几日身体抱养,皇上连续在昭阳宫宿了三晚,和林妃姐姐一起照料。哎,我若是有这样的福气,能生下一儿半女的,也不怕寂寞了。

“前些日子,我远远在御花园见到了大公主,实在是和林妃姐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其实大公主更有几分像皇上。哎,不知何日才能见到皇上呢。”何娘子幽幽一叹,但很快又继续闲话,“大公主名唤清浅,皇上真是格外疼宠,诸皇子从水,比如大皇子是承润,二皇子是承泽,大公主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皇上眼中,皇子公主都是一样爱重的。”

“哎,可不。”何娘子语气渐低,“如今宫里孩子还少,若能有一起子运气,生下一个,何愁没有主位做?日久天长的,孩子成婚又更近一步,起码能成个贵嫔。若等将来,满宫都是孩子了,那可就更难了。就像先帝爷宫里,那样多的龙子龙女,生下两三个都坐不上嫔位,只能委委屈屈在後殿一辈子的,也有呢。”

“何娘子你多虑了。那样的女子想必是有别的地方做得不足,我们只管束好自己和宫人,何至于。”

何娘子擡眼看了看郑妙,愣愣地出了一会子神,想必是回忆起曾经因为责罚宫人被惩戒,半饷没再说别的,只叫午膳传来长乐宫里,拼出一张大桌子,继续腻着一同用膳。

她实在是很美丽的女人,虽然嘴碎,但也是秀色可餐的存在。

午觉醒来,任娘子也来了,延续着莲蓉蛋黄月饼的旧例,抱了一斛太湖珍珠来问方子。

“之前那莲蓉蛋黄借着宫里这阵东风,卖得可好了。但北地人多嗜咸爱油的,妹妹新菜一定能更胜一筹。我们任家还打算向南的点心铺继续卖这莲蓉蛋黄,妹妹若有新的好主意,可别忘了姐姐。”

“向南去?是去江南,广府还是滇州闽州?”

“暂时只是去南直隶一带。怎麽,妹妹可有什麽打算?”

“我最近翻的些游记,看到其中所写的滇州菌菇,只观文字便很鲜甜。还有广府闽州都有些新鲜花样。只是没有好的原料摆弄。”

“若商路铺到这些远地方,的确比底下进贡来的更快些。只是我们任家还未如此出息。”

“那就祝任娘子父族生意蒸蒸日上了。”郑妙笑着寒暄。

“承妹妹吉言了。”任娘子说着,长长叹了口气,“其实若得蒙圣眷,这些也不愁的。”

“任娘子玉容花貌的,何故唏嘘呢。”

“妹妹不知,张嫔那位好妹妹,已经进了乾清宫了。”

郑妙一愣,“皇上在後宫,除了皇後娘娘和庄妃林妃两位姐姐宫中,旁处还都未去呢。”

“那不可,这小妮子也真是不负承恩侯府的厚望呢。”任娘子语带嘲讽,“自从入了宫,张嫔姐姐还没得见天颜,咱麽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她踩着自己姐姐脸皮,更不要说咱们了,日久天长下去,岂不成了她脚底的泥。”

“这话怎麽说的,咱们是潜邸的老人了,就算福泽不深,但只要本本分分,也没人轻贱了咱们。”

任娘子瞥了郑妙一眼,语气中带了几分怒其不争,“妹妹要熬油一般过着年年岁岁,叫新人一个个赶到前头去,姐姐我可没这股子好性。”

郑妙暗笑,若我也是这样不依不饶不退不让的性子,和你们二位娘子一起力争上游,你又怎会过来长乐宫吐露些心思呢。这样计较的日子,过得可没质量,我只躺平就是。

过了些日子,张嫔来了长乐宫,想要翊坤宫中的宫人也学会这手艺。其实可以直接传于典膳和宋女史去的,但借着这由头,来交际走动也正好。有趣的是她身後竟然还跟着张姿。

张嫔这天穿着一袭玉白的宫裙,颜色虽素净,但是款式仍然庄重大气,牡丹发髻里仍是晃眼金银,虽被自己妹妹捷足先登,但从容风度一如往昔。而张姿亦步亦趋跟在她的身後,一身修身青袍,仍作掌珍打扮。在这凌冽冬日,颀长雅致的张姿如一株傲雪青梅,就算跟在艳丽的张嫔身後,气势弱了几分,但也有自己的脉脉风流。

张嫔的神色淡然,“我这妹妹,如今安置在乾清宫的後围房里,御前行走伺候,还是个人物,能得皇上看重,也算不辱没了我们张家门楣。”

张姿并不见惶恐或拘谨之色,只是嫣然一笑,“还要多谢各位姐姐提点。”一双眼睛灿若寒星,又像是出鞘的三尺青锋。这样一身光芒的女子,无怪乎皇上的眼睛停留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