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汐说道:“李继峰这些年只知道读书,从不锻炼身体,身子弱了许多,他撑不住科考那几日,考不上的。你莫要担心这个,别为了家里去那刀枪无眼的地方拼杀。”
赵成德没想到云汐会这么说,李继峰身子弱撑不住?他仔细想想,李继峰的身子骨是不如他们兄弟,但也不至于撑不过科考那几日吧?
但看娘说得十分笃定,他心里又不确定了,也许长辈看得比他准?
不过他也不是为了家里才去拼杀,“娘,我没什么别的本事,只有一身力气。做生意这些事,我做不来,也不能一直当个猎户,我想当兵算是个还不错的出路,我想去试试。”
他还是觉得当兵往上爬才有机会给家里撑腰,不然一家子都做生意,没个靠山怎么成。而且他也确实不会干别的。
云汐想了想,“也好,不过当兵的都有一把子力气,你仅凭打猎那点经验过去是不行的,娘给你淘弄几本兵书,再请个武师父,你好好学一学再去。”
赵成德眼睛一亮,又有点犹豫,“还是算了,那要花好多钱。”
这个儿子太懂事了,云汐拍拍他的头,笑道:“放心,咱们如今日日赚钱,不差钱。快去睡吧,明日早点起来出摊赚钱。”
“诶!娘你也早点睡。”赵成德答应得声音很响亮,仿佛看到了无尽的希望。
云汐说办就办,第二天就去牙行打听到哪里请武师父。牙行虽然不做这门生意,但他们人脉广消息多,看在云汐给了不少铜板的份上,一连给她推荐了好几个武师父,都是镖局里的。
云汐现其中一个竟然当过兵,而且身手不错,就去了镖局拜访这位陈师父。
陈师父有些诧异,他还真没想过给人当什么武师父。
云汐说道:“不会影响您日常做事,您闲暇时教他几招,您忙的时候,就让他自己练,得空您再和他说说军营里的事就成。”
陈师父更意外了,“你儿子要当兵?边关快打仗了,大家伙都想躲着点,你怎么还送儿子当兵?”
“就是怕他出事,才想让他跟您学些本事。他是个有志向的,想去拼一拼,我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帮他求一位好师父,希望学些保命的本事。”
陈师父被她的真诚打动,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好,我就收下他这个徒弟。”
云汐立马就让赵成德带着束脩六礼上门,约定每个月给陈师父二两银子。
赵成德从此便日日早起在院子里扎马步、练功,到了时辰就跑去镖局,还很勤快地帮镖局做事,很多镖师都喜欢他。
不止陈师父尽心教他,其他镖师闲暇时也会对他指点一二。云汐当然也不会小气,时不时就让赵成德带上半成品的面条,去了给他们煮着吃。
虽说没有云汐亲手煮得好,但用的是云汐煮的高汤、配的调料,一样比其他面馆好吃。乐得镖师们更喜欢赵成德这个小辈了。
晚上赵成德回家就挑灯夜读,学习云汐给他的几本兵书。
这都是云汐前几世收在空间里的,她当女皇的时候,收的这些东西最全,都是最精妙的兵法。
她不提兵书是从哪来的,孩子们也不问,只以为是从前赵家的人脉,还是不方便明面上来往的那种,觉得娘为了他们肯定跟人低声下气地求了情,三人做事更加卖力了。
赵成佑想着哥哥要去当兵了,肯定几年都回不来,那以后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再说他本身就是货郎,更该努力经营面摊,多赚钱,为娘和姐姐遮风挡雨。
没想到这天数完钱之后,云汐突然说:“成佑,娘给你报了私塾,明日你便去私塾里读书吧。”
赵成佑瞪大了眼,“什、什么?去私塾?娘,我已经好些年不读书了,面摊干得好好的,我去私塾干什么?”
“当然是去读书考科举。你自幼聪慧,在读书上的天赋不输李继峰,只是被迫无奈才当了货郎。
以前娘没本事,护不住你,现如今家里条件好了,自然要供你读书。”
赵成佑心跳得飞快,但看看哥哥和姐姐,他强压下欣喜,拒绝了,“我不去,李继峰读书那么好,从小读到快三十岁了还没高中,我耽误这么多年,怕是四十岁都考不上,还要一直花家里的钱,那我成什么人了?娘,我不能把担子压在你和姐姐的身上。”
云汐白了他一眼,“你娘我敢这么决定,就一定有办法供你。别对你不用管,只管用功读书便是,若跟不上,咱们就请个老师单独教你,娘对你有信心,你自己也要有信心。”
赵芳菲也劝,“是啊小弟,你就听娘的吧。哪有什么担子?如今我的日子不知有多松快,可比以前在冯家起早贪黑洗衣做饭要强多了。
再说娘早就说了,咱家不会一直摆面摊,等赚够银子就开面馆,到时候忙不过来请伙计就是了。
你既然有这个天分也有这个机会,就要好好把握,以后你和二弟一文一武,不管有多大本事,都能没有遗憾。且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若家里供不起了,你再来当货郎好了。”
她最后说了一句玩笑话,倒是让赵成佑放下了心。没错,若将来家中困难,他放弃读书重新当货郎赚钱就是。如今机会摆在眼前,全家都支持他,那他就去试试。
从小他就对李继峰不服气,他比李继峰聪明,凭什么只有李继峰能一直读书?他一直想压过李继峰,为娘撑腰。可惜始终没机会,还成了货郎,夜深人静时,想到李继峰会考上举人当上官员,他心里就有种天差地别的无力感。
可如今不一样了,他和李继峰成了两家人,他也有机会读书科考,他一定会拼尽全力胜过李继峰!
之前从李继峰那里要回来的两大箱书,直接搬进了赵成佑的房间,云汐还另外给了他几本注释齐全的书,告诉他那是赵家的珍藏,连李继峰都没看过。
其实那是她培养的皇太女用过的书,上面不但有太傅的批注,还有她添上的一些批注。拿给考生看,就是稀释珍宝。
赵成佑也是会看好坏的,一对比就知道这几本书不一般,连忙小心地藏了起来,白天规规矩矩去私塾上课,晚上回来才拿出珍藏的书研读。
他们兄弟俩经常点灯夜读,云汐每日晚上给三个孩子都炖一碗补汤,里面放了她自己配的药,给他们强身健体,把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
所以虽然三人都很忙碌,却都精力充沛,气色越好了。
李继峰是隔了几日才从刘氏口中听闻赵成佑去了私塾。刘氏的父亲是私塾的教书先生,还夸了赵成佑有天分。
李继峰不屑地嗤笑:“他都十七岁了,过了打基础最好的年纪,能学到什么?怕是要贻笑大方。”
李斌也道:“这个赵氏就是能瞎折腾,有这钱给你当盘缠不好吗?将来你也能照拂他们一二,给了那淘小子读书,岂不和打水漂一样。”
在李斌眼中,赵云汐生的三个孩子就没一个贴心的,赵芳菲从小就跟在赵云汐身后闷头做事,不像别家女儿那么贴心。
赵成德更是个闷葫芦,还没什么表情,小小年纪学着进山打猎。他自己就是猎户,猎户能有什么出息?
赵成佑则是调皮捣蛋,最不听话,如今都十七岁了还送去私塾,难道还想学李继峰这样考科举不成?简直异想天开。
-----------------------
作者有话说:※推荐我的完结文: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